◎ 林健次

洗髮精的選擇很多。「飛柔」不夠柔,你可以選擇「潘婷」。「潘婷」不夠順,你可以選擇「沙宣」,「沙宣」不夠亮麗,你可以選擇「采研」,「采研」不能去頭皮屑,你可以選「海倫仙度絲」。你可能為了可以多重選擇的自由而高興。不過,有人比你更高興。那就是這幾個品牌的大老闆。信不信由你,這幾個品牌的老闆都是同一家公司。事實上,你會選買同一家公司的這幾種品牌也不是偶然。因為,電視上多是他們的廣告,能在超級市場百貨公司上架而又較醒目的,也以他們居多。原來這一家公司為了佔據甚至壟斷市場,經營大同小異的各種品牌,以添滿不同偏好消費者市場,配以廣告與行銷的技巧,甚至不惜讓自己的品牌互相競爭,使得其他品牌、尤其是新的競爭品牌,難以生存壯大。

 

洗髮精的市場是不是似曾相識?沒錯,那就是台灣的媒體市場、尤其是電視媒體。你是不是常常會為了尋找公正或以台灣為主體的電視台,而驚覺親中媒體塞滿整個頻道,轉台的時候不看、不聽幾秒鐘頌揚中國前途的遠大或唱衰台灣的,都不容易。事實上這也不是偶然的。行銷洗髮精的人懂得,中國對台的統戰負責人,當然也懂得利用塞滿頻道的方法。他們可以威迫利誘,使那些親中的電視台,為其宣傳、為其效命。威迫利誘的方法,包括在中國電視市場利益的賜予與收回,也以可包括對親中電視台,在台灣經營資金的挹注與股本的購買。以這個角度去看,那麼最近成立的「媒體發展彩虹聯盟」,就有假借自由開放之名,替中國壟斷台灣媒體做打手的嫌疑了。

 

「媒體發展彩虹聯盟」,為了避免黨政軍特介入媒體,主張用釋股的方法,將台視、華視變成私有,以達到他們所說的媒體的「自由化」、「專業化」及「民主化」的目的。事實上,把官股變成民股與所謂的「自由化」、「專業化」及「民主化」並沒有必然的關係。我們看看今天以民營電視台為主的台灣有線電視界,其自由、專業與民主又在那裡呢?假如有,也是電視台老闆才有的民主、自由與專業吧!在這種情況下,假如再把使用公有無線波段的電視台私有化,只是目前媒體公器私用的深化與廣化而已。

 

目前媒體公器私用的深化與廣化的更深一層意義是什麼呢?想想許多親中電視台老闆與中國的利益關係、想想中資與民股的可能關係,更想想中資以民股出現的可能性,那麼到底誰會是無線電視台私有化的贏家,就不難想見了。事實上,無線電視台私有化很可能演變成,台灣政府退出、中國政府接收的結果。到時候,台灣的有線和無線電視頻道,就更像超級市場充滿某公司的洗髮精一樣,充滿了中國膏藥,獨占台灣的言論市場。如此一來,中國利用電視就可以統治台灣,那還需要什麼一國兩制呢?

 

伊索寓言有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一隻叫「海西翁」的鳥,在下蛋以前為了鳥巢的安全,特地把鳥巢從樹上搬遷到其他動物夠不到的海邊懸崖上。小鳥出生後,有一天海事翁為養育小鳥、外出覓食。那知回來後,卻發現小鳥連鳥帶巢都不見蹤影了。原來在他外出覓食的時候,一股巨浪就把幼鳥及鳥巢一併吞入海底了。這個故事的寓意是:有些人為了躲避敵人,卻投入更為陰險的朋友的懷抱裡。

 

彩虹聯盟主張無線電視台私有化,等於是以開放自由之名,為中國壟斷台灣的言論市場鋪路。要使媒體公器公用,要使黨政軍特退出媒體方法很多,但是將現有的無線電台私有化,絕對是很壞的辦法。彩虹聯盟的發起者都是聰明人,不可能不知道私有化以後,台灣的無線電視逐漸改由中國的黨政軍特掌控的可能性。這是直接投入陰險的敵人的懷抱,真是比海西翁鳥的故事更可怕得多了。

 

彩虹聯盟的聰明人,理應不可能慫恿台灣去做比海西翁鳥還笨的事。如今他們居然這樣做了。莫非他們是伊索寓言裡,那隻披著羊皮的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