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設計發展歷程
時代分期依據
一個城市的形成與建築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建築圍塑出了都市主體空間,都市也由於人們聚集使得各項生活需求逐漸被建構出來,一個提供居住與使用活動的空間因此而生成。當對空間生成所產生的社會文化探討,要了解被使用的空間才較具有實質的存在意義,這裡先對計畫區的使用發展分期作出劃分,在後續章節的研究再指出信義計畫區公共空間所衍生的空間的質變。其劃分方法則是以區域內土地開發與建築竣工使用時間作為建立都市3D模型空間的基本依據,相對照公部門所頒布的政策與通盤檢討案之時間點,對信義計所產生實質空間型塑影響分為下列的四個分期階段︰
(1)發想規劃時期
(2)政策介入與架構調整時期
(3)開發時期
(4)區域成型與質變第一節 發想規劃時期︰西元1984年以前
一、發展概述
(1)緣起
這裡第一期所劃分的在是西元1984(民國73年)以前,這時期是一個都市計劃源起的階段,在這個時期發展上屬於信義計畫的發想規劃時期。從戰後初期台北市規劃部門仍然延續日據時期自主與理性的方式,我們從這時期ji的市政發展的規劃內容與技術觀念資料上能夠看得出來。國民政府遷台,對於台北市最大的衝擊就是數十萬的人口一時擁入,並且在中央與軍政的統治之下,市政府失去其自主性,導致市政工作遲緩甚至凍結。
民國50年後期國內陸續推動各項產業與經濟建設,都市人口持續增加,民國60年後期台北市在面臨市中心重整與腹地發展問題,此時考慮設置現代化的城市商業中心以供所需。在新商業區處於設立階段,所規劃位置正開始討論也尚未確立,區域的設置發展是曾思考選定在「營邊段」城市區域位置(現中正紀念堂位置)。當時對於台北市新商業中心的開發,是有考慮於城中區的營邊段位置,而後續計畫不再考量主要原因是由於1975年蔣中正先生的去逝,更改了商業中心的規劃位置。在現代化城市規劃的思考,城市中是需要一個大型綠地的空間設置,中正紀念堂的出現回想這樣的規劃考量也是個正確的選擇。排除於營邊段設置商業區的考量,所考量的還有都市內需要較大規模開放綠地,當時營邊段的開發因其鄰近地區已有7號公園(今228紀念公園)設置,所以是否還需要在此設置綠地空間造成有些許討論,所參與的規劃專家學者對於都會空間的認知上,可能受留學美國的影響,如同具備在美國曼哈頓的都會公園設置規劃,因此更支持了設置擁有大片綠地空間的規劃設置。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當時主政的蔣經國先生其所經歷的社會和成長背景,對此區有這麼大規模的資本主義的建構與商業開發並不是十分支持。而台北市營邊段區發展考量,其也因位置太過鄰近於原有舊城市中心,在既有城市發展下恐怕會造成發展密度過高現象,並且此區域的規模就以一個都市計畫的格局來看,似乎格局上也不夠大,因此也成為轉為考慮在信義計畫發展新商業中心的原因之一。營邊段在那時期建築多為大型宅院日據時期宿舍,而且大多數使用是作為高階將官宿舍及宅院,所以在土地的取得問題上較為容易。對此地都市規劃與商業建構,初期是有美國的規劃團隊給予建議,大致上的構思內容為興建2棟50層與3棟30層大樓,以一種雙塔為軸心的規劃構想。現今回想於信義計畫的規劃思考,似乎是有一種在營邊段計畫構想終止後的回應,或說是信義計畫是具有該計畫的轉移與再現的影子。信義計畫區的規劃在1980年以前就開始有所討論,大概可追溯到1975年或是更早,其主要工作是在土地取得和政策構思上有所作為。當時對於都市土地存在者大片的軍事用地像是兵工場、聯勤重車廠(現信義計畫主要區域)感到質疑與可惜。在台北城市快速的發展人口的聚集,導致都市用地土地與空間的不足,因此開始對於土地的規劃及利用和軍方開始交涉使其搬遷,也因如此信義計畫的都市規劃發展就此展開。
(2)初期建構
1975至1977年間對於信義計畫區先期發展,所影響城市空間的發展是經歷張豐緒、林洋港先生先後二任市長與所作出的三項關於計畫區發展事記。張豐緒先生市長任內於1975年05月29日的行政會議中,由費驊秘書長指示︰配合聯勤四十四兵工廠遷移,興建國民住宅後,並由台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處規畫勘測大隊提出構想與方案。勘測大隊在當時主要工作是土地測量與現場的實際勘測,在平面圖面道路與土地區塊劃分及定建築線的繪製。於林洋港先生市長任內,1976年下半年台北市府舉行三次的專家指導會議廣納賢言,其中辛晚教先生提出「副都心」及密度管制建議。隔年1月12日由當時市長有見於台北市中心(西門町)過度擁擠的問題必須解決,因此,正式裁示「將副都心構想納入計畫中…」接著1977年3月完成信義社區都市計畫,準備報請行政院核定。隔年6月28日的第140次都委會通過「主要計畫」,確認信義計畫區的範圍及計畫內容,並明訂信義副都心為兼具「經濟」與「文化」的機能。對此時期在台大周素卿教授於1997年對信義計劃描述是︰「在林洋港市長對信義計畫的規劃構想,仍限定在它的住宅及地區性副都心得機能(且只要是經濟及文化機能)。」當李登輝先生任市長,這時有了重大的變革,最為重要的改變是接受了旅日建築師郭茂林先生建議,對林洋港市長時代所規劃之信義副都心重新定位。考量郭茂林先生主要是借其在日本東京霞觀大樓與新宿副都心的規劃經驗,帶入到信義計畫區的發展,信義計畫的此時是具備有市政中心、住宅、商業的構想。1980年7月由KMG建築事務所在市政府工務局的委託下提出《台北市信義計畫都市設計研究》,當時在市政府還有委託下還包含三個學術單位(王鴻楷、白瑾、張世典)同時對於信義計畫作出研究。最後採用KMG所規劃的發展架構,修訂擴大計畫區內容,區域範圍全部進行土地重劃,並實施容積管制,以超大街廓規劃04,並推行區的整體開發,從此奠定了信義計畫區域劃分與成型發展的基礎。此時計畫區所注重的發展要點為三項︰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市政中心。分別所代表的建築為國際世貿展示中心、國父紀念館建築以及現今的新市府大樓。之後在信義計畫區域文化機能規劃討論部分,因為國父紀念館建築那時已興建完成,所以在後續計畫研究中未列入專案的規劃報告內,以致於後來的發展主要以市政和經濟之副都心發展為主。在1994年6月都市規劃中文化的再建構則是藉由國父紀念館綠帶空間,計畫連結忠孝東路向北延至松山煙場,制定的文化藝術特定區使二者綠帶成為一體之大型開放空間。
二、政策規劃與機制
在KMG於「台北市信義計畫都市設計研究」(1980/07)之前,市政府公告了基本計畫案03。修訂計畫目標以新設市政中心及次商業中心,引導台北市區域均衡發展,以紓解現有市中心商業區的擁擠,並增進東區繁榮及居民都市生活之便利。並且配合輔助發展政策,提供良好之居住環境,興建完整之示範性新社區,對於計畫區成型發展內容概要主要以道路系統計畫為主,為此計畫區作出規劃方向的政策擬定。「台北市信義計畫都市設計研究」為繼「台北市副都市中心之發展研究」後更進一步對信義計畫區,提供地區設計方向之研究。整體計畫期望目標為︰1、確認與活用台北市既有之優點。2、透視台北市新都心之未來發展。3、尋求與實現心都市中心設計之最善方法。(郭茂林,1970)所研究目的為以通過都市景觀、容積率、交通之檢討而對更具體地都市形態加以提案,並檢討訂定地區設計之方向。1981年公告基本計畫案05之發展目標是持續對計畫區成型發展定義為住宅區,維護良好居住環境為計畫目的,明定計畫範圍內以人車分道方式,配合超大街廓設計,劃設住宅街廓。在商業區則以範圍內配置已面臨人行徒步道軸線為主要出口商店,配置百貨公司、超級市場與隔鄰娛樂設施用地內之電影院,形成人潮吸引力較強之商業活動,為建設成為未來台北市現代化、副都市中心及示範性住宅區。
信義計畫在細部計畫的制定中,在商業徒步購物區對於建築高度,是有作出都市景觀的限制,所以現在我們看到新光三月百貨公司的A11、A9、A8館建築高度與中信大樓的呈現即可了解,對於街道、植栽、距離、管線都有明確的規範與想法。在這裡副都心計畫是能對於都市景觀及過去道路因興建發展不斷重複管線開挖的施工作業方式,作一個全面性發展的良性示範。計畫區在都市空間的成型上此時期關注在重公共設施方面設置,像是對帶狀式開放空間開始作初步規範,對往後的林蔭大道與帶狀公園有相當程度上影響。建築物高度因本地區建築物早期受飛航管制高度限制,受限高度於規定上不得超過87公尺。原計畫則是在建築高度已作出變更,A3、A5、A18、A23等皆廓隻建築基地,建築物高度以不得低於84公尺為原則。1980年正式公告信義計畫案後,1981年台北市開始實施都市審議制度,而市政府於10年後(1992)才成立於都市設計科。此時期我國還未有實質都市計畫法令規範,而在這時期對於都市概念更細緻的設計控制與想法建構,是利用此次機會讓文字列入計畫中,成為後續信義計畫區都市設計的機制依據。
三、都市區域與社會面貌呈現
在社會發展上70年代後為台灣擴大對內建設,以及對世界積極接軌的年代。當二次大戰後迎接國際主義來臨時於1960年後許多國家城市開始面對現代化城市所帶來的問題及挑戰。在經濟的面上此時台北被納入了國際分工的架構中,都市建設的指導方針是在推動都市邊緣與相鄰城鎮的道路開拓與工業區設置,台北成為生產與出口作業指揮中心,整個都會區域開始轉型,工作機會的增加讓城市湧入大量人口,相對的城市則被要求建構大量的空間。因經濟成長與發展的持續推動,產生社會文化與都市環境問題,以及國內的消費型態也開始轉變,台北已不同於農業工業時代城市,商業與服務業的大幅發展,高樓興建與道路強調現代化規劃,面對國內機動車輛的快速增加,都市的發展思考一種以解決便於交通、汽機車輛行走的規劃模式進行。隨後資本與房地產的注入新城市區域,新興的都市社會現象迅速地在台北東區呈現出來,台北東區的城市發展就此展開。在公告計畫所作的文字描述中,我們可以了解此時期為信義計畫的規劃初期,建築少有興建,只限於計畫範圍內軍事機關的遷移及初步發展概念的成形,而最主要工作還是在做計畫的概念與政策的擬定。信義計畫成型的關鍵點還是以1980年由市府採納委託郭茂林先生對此區域所作的研究與提議,因為此階段確立了道路與區域街廓計畫,而奠定了日後的區域空間與使用劃分。信義計畫區域在1984年現況上,除了有少數住宅及公園外,其餘大多為空地及機關處所,諸如汽車基地勤務處、兵工廠、經濟部重機械工廠及市府五分埔苗圃清潔車保養場,在都市土地的利用程度是屬於相當低落的。發展現況在區域範圍內,規範上處於為限制興建階段,因此人口變化不大,依照1975(民國64年)底參照建築物現況調查結果概估11,000人。目前區域平均建蔽率達24﹪、平均容積率為29﹪。
第二節 政策介入與架構調整時期︰西元1985–1994年一、都市發展概述
西元1985–1994(民國74–83年)為信義計畫第二期發展,此階段後期在政策的調整影響大於實質空間的呈現,故將其定義為政策介入與架構調整時期。此時期在初期發展上主要是承接發想規劃時期之政策,市地重劃並且對公有抵費地的開始釋出,商業投資已開始進入,但只於購地的投資行為。而示範住宅區的政策在這裡已產生運作,區域內開始有第一批住宅興建像是國寶,鴻禧花園廣場的出現。都市發展局對信義計畫區公有土地開發策略要求拆除圍籬、鋪設草坪,建立開發意象,保持都市景觀,對區域內實施第一次都市通盤檢討,並對建築高度限制實施大規模放寬政策。當國際城市競爭開始發酵,為了更強化與國際接軌與配合1991年行政院所提亞太金融中心計畫,信義計畫區城市定位自此時期開始轉向。在世貿展示中心與貿易大樓興建後,區域內的空間型態逐漸吸引外國友人活動與群聚,因此對於商務與住宿的要求逐漸升高,將原信義計畫副都心定位,公部門藉此現象再拉高對於信義計畫區的都市層級,成為一個國際級的都市區域。二、政策規劃與機制
第一次通盤檢討對於信義計畫區,主要是在依據些許法令的頒布而作修正,包含︰「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及「台北市土地使用及建築物使用組織使用項目」經市府1993年耕告實施,內政部1993年2月所修訂的「都市計畫公共設施地多目標使用方案」及「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部分修正條文」。經過第一次通盤檢討06此時計畫目標除了延續新設市政中心及次商業中心外,並以引用區域均衡發展,紓解現有市中心商業區的擁擠現象,增進東區繁榮及居民都市生活之便利。信義計畫配合發展政策,提供良好之居住環境,興建完整之示範性新社區,因此在相關計畫區成型發展並強化公共設施上設置,像是山邊公園及帶狀公園並具廣場用地,學校用地包含設國中、國小。此時期於發展與限制上作出放寬限制,計畫區面積劃定約153公頃,擬定本地區之計畫人口為58,157人。通檢後開放空間種類條件作出了修訂,像是在作為帶狀式綠帶的空間條件與此區域不適用「台北市建築物增設室內公用停車空間鼓勵要點」之規定,用意以提升居住環境,塑造良好的示範性新社區。但所要談的主要還是在對建築物高度管制的修訂︰前後差異在A3、A5、A18、A23等皆廓隻建築基地,建築物高度成為以不得低於126公尺,比於原計畫高度拉高42公尺。此外並加強作出其他街廓的高度限制︰A1、A2、A4、A6、A7、A14、A15、A21、A22等街廓之建築基地,建築物高度變以不超過85公尺。A8、A9、A10、A11、A16、A17等街廓之建築基地,建築物高度成為不超過45公尺,如住商混用可加以修正但最高則不得超過70公尺。中信案例中信大樓於計畫區內土地編號為A7,於1989年中國信託公司委請日本三井建設公司與柏森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設計總部大樓,依當時之規定在建築物限高為45公尺完成設計案(圖10),於都市審議時業主與設計規劃者希望能突破此項規定,進行環境分析再行協商放寬在高度限制的可行性。都市審議考量設計者受限於高度無法達成企業總公司的形象,並提供一座音樂廳回饋社會,依據信義計畫區之都市設計審議注意事項,再行要求重新設計變更對建築高度的申請。中國信託案是讓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展開有關檢討信義副都心區高度管制的關鍵案例,其影響讓後續通盤檢討對於同屬編號街廓放寬高度規定於85公尺。除此之外中信大樓對於都市開放空間的留設上,在審議制度上專業設計者也提出了二個方案的配置方式(圖11),在審議小組考量下接受了建築師的主張,以中庭式的開放空間連結配合視覺與人行穿透性的想法設計,讓基地與都市空間更增添了趣味性。三、都市區域與社會面貌呈現
1970年時期我國以出口貿易為導向,使得經濟快速成長,政府基於當時的發展趨勢,規劃興建集商品展示、貿易服務、會議服務及旅館餐飲等四大功能的四幢建築物,共同構成一個功能完整的四合一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建築群,分別為展覽大樓、國際貿易大樓、國際會議中心及君悅(凱悅)飯店,此建築群自民國73年後於計畫區內逐一展現其風貌。此時社會正享有面對現代化與經濟建設的成果,國民所得增加,房地產熱絡,帶動了社會快速發展,經濟起飛創造出台灣經濟經驗。1985年底當時經濟部商業司長袁坤祥先生表示,具消費及休閒功能的現代化購物中心,是成熟都市必然具備的條件之一,因此大型購物中心的興建有助於消費層次的提升且可帶動國內服務業發展(中華日報,1985/12/25),但國內經濟發展與民生需求尚未成熟導致無法實踐。在1986-1989年時期,國內房地產飆漲,從這跡象來看各財團購置土地擁地自重其可追溯至1984年,此時宏泰建設、新東陽、美華麗華、味全、國泰與新光人壽…已開始進入計畫區,但是這10餘年間由於國內土地取得所需成本負擔太貴,導致信義計畫的建設發展無法在這其間有明顯的發展,空間利用上大致處於一種停滯的狀態。1991–1993年間,黃大洲先生此時就任台北市長,於其市長任內(1990/10–1994/12)對計畫區的發展並不十分重視,在1994年後計畫區才係以市地重劃辦理開發,而重劃後抵費地或公有土地大部分尚未處理,故此時地區只有部份公共建築興建完成。商業用地上僅有世貿中心建築群,及幾塊街廓正於施工階段。公共設施建築市政中心、市議會、信義區政中心、松南分局、公車調度站、電信局東區服務中心、虎林變電所、信義國小、信義國中、興雅國中興建完成,多處公園、廣場等公共設施目前進行興建工程中。
第三節 開發時期︰西元1995–2000年
一、都市發展概述
西元1985–2000(民國84–89年)為第三階段發展時期,相繼在陳水扁市長與馬英九市長任內的積極推動下,公部門在這期間內推出台北曼哈頓城市意象的想法並提供許多的優惠的政策擬定,是為了促進信義計畫區的發展。主要針對在面臨全球的經濟不景氣時期,亦遭受亞洲金融危機風暴的影響下,解決面對信義計畫區域開發遲滯的現象。有幾個建築的完工與推展案例為此階段的城市空間開起新頁。中信大樓於1996年落成,在信義計畫區內此案例是上節都市審議下的代表性案例,透過這個討論機制新舞台的設置使得建築打破原有的高度限制、城市藝文與景觀更因此獲得相當大的提昇。1997年為此階段時期的關鍵變化年代,同年3月27日華納影城因變更部分設計,打算在兩棟影城中搭建天橋並認養人行道,並經都市設計審議,初步接受業者變更申請,並預計於當年年底完工。在國際金融中心(台北101)的建築部分,則開始對高度、都市環境、區域交通影響作出各階段的設計審議,此塊街廓在規劃的設定中,原本就是區域內建築最高的部分,在經過民間期望與市府的支持下,台北市議會後續審議完成通過「台北國際金融大樓設定地上權開發計畫」以設定地上權70年方式辦理BOT招標,並於7月12日經市政府公告招標,由台北金融大樓股份有限公司以206億8889萬元取得開發及營運權。之後在此年度於9月11日完成信義計畫區第二次通盤檢討案,修訂「台北市信義計畫地區細部」暨配合修正主要計畫案,更加推動此時期的發展演進。
二、政策規劃與機制
台北市信義計畫地區細部計畫經第二次通盤檢討07,在區域發展的計畫目標上配合亞太營運中心計畫,引導台北市邁向國際化都市,將台北定位於台灣國際化的櫥窗,並具備了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同時為了因應國際金融中心辦公中心的需求,建設高品質之支援性住宅。依據台北市發展趨勢及主要計畫分區使用,擬定地區之計畫人口修正為38,586人,較原計畫減少19,571人。而開放空間修訂則是增設綠帶並加強與廣場式開放空間的聯絡性上,重整開放空間留設,提高開放空間之「品質」與「可親性」。二次通盤檢討主要的變更內容,是要引進跨國企業總部進駐,同時因應業務設施用地及旅館用地不足,將混合使用的住商與商住用地變更為特定業務區,並且考慮在許可條件與回饋條件之下得進行土地及建築物使用組別的放寬規定。於對策上是透過上述回饋與獎勵積機制,在兼顧公平利益分配及三赢策略下,提高民間開發者的意願。
為了促土地理利用,提供開放空間、服務機能、加強空地管理提升都市景觀,進行定制開發獎勵實施要點,符合規定之條件為︰
(1)留設公共開放空間
(2)提供市府策略性運用
(3)提供公共服務設施使用
(4)配合開發期限獎勵
(5)依環境影響說明之評定容積增減這時期民間業者對於計畫區則是積極的投入發展,而於都市審議制度上也多次為了配合開發而作出調整,像華納影城、中油大樓的土地變更。對於「台北國際金融大樓設定地上權開發計畫」更是經過多次的調整,對於飛行航線與管制高度也都為爭取建構世界第一高樓作出調整,可說是政府與民間相互聯手的開發時期。
三、都市區域與社會面貌呈現
此時社會文化流行趨勢造成時尚的購物空間、逛街消費品味的提升,以及各休閒、餐飲、藝文活動也結合的各都會建築都陸續產生,這樣的社會現象也伴隨者資訊科技與媒體的發達以及快速流動的全球化連結,迅速的傳入當時社會,影響時下消費文化導致後現代的建築空間美學與都會化生活概念,也都在此時期慢慢地開始在我們都市社會中擴展開來。承繼83年通盤檢討發展後當時「商業用地」民間自行開發之土地僅A7、E1等2街廓開發完成,其餘商業用地則多未開發。「公共設施用地」完成博愛國小,其餘各項公共設施尚未開闢完成。區域可開發面積約68公頃,已開發面積(含開發中)約26.6公頃,開發率約38.9﹪。民國89年商業區之呈現台北國際金融大樓與多處工程於興建之中,當發展達到2000年區域內現有建築開始出現但分布較為鬆散,較為明顯的量體建築群,除了世貿展建築群之外,就是市府大樓以及由中信大樓、華納、新光與紐約紐約的商區建築群,加上些許住宅單元所造成的都市景觀。
第四節 區域成型與質變︰西元2001–2005年
一、都市發展概述
西元2001–2005(民國90–94年)為計畫區成型與質變時期。面對今日計劃區風貌發展已大致建構完成,主要商業中心也已經確立,我們所要接受的是相較舊有的台北城市經驗,這一個新的都市領域就此誕生,在發展密度、街道景觀和消費層級來說都形成了與其他區域不同的特色,產生相當的差異性。亞洲城市具有不同於西方的生活模式,但信義計畫卻是受於歐美現代都市規劃理論影響下,一個急速複合化的發展成型的亞洲城市型態,這樣的情況下區域成型所影響空間性的質變與差異將更明顯。這情況所指的是時代社會風潮下,產生的一種都市生活時尚品味與質的提昇,和階級領域的形成。信義計畫在媒體與商業的廣告操作下,近年來成為地產豪宅、百貨購物、休閒娛樂的最佳代言區域。在2005年4月23日的聯合報以低密度、大街廓、完善交通、結合商圈的副標題來介紹報導信義計畫發展,主標題更以「全台複製信義計畫區」強調出國內房價市場現況,所導致計畫區成為其他地區都市發展的效仿模式
二、政策規劃與機制
台北市政府對於目前所面對實質的交通問題,於政策與機制上作出許多的討論,如︰規劃行人空橋計畫設置、建議輕軌捷運系統的規劃與評估、以及對北二高支線與捷運信義線通車後此區域產生的交通衝擊影響。當信義計畫區於變成一個大型的城市消費活動中心的同時,假日與平時活動期間將吸引大量的車流,像在101大樓於設計審議的時候,對建築所產生的區域交通流量,在設計上都希望能自行吸收。並後續在城市的交通與空間管理上,都曾考慮鼓勵民間企業對於城市空間認養以及成立民間區域管理機制的可能性。
三、都市區域與社會面貌呈現
台北市政府於民國89年公告信義計畫區第二次通盤檢討,調整信義計畫區在台北市的功能定位,當在二次通檢所強調的是提高城市空間的「質」與「可親性」逐漸展現。各商業、娛樂建築開始在一個都市發展機制下,發展各自建築與所屬空間主題設計。歷經社會文化潮流與實質的生活及消費需求,使得城市自身開始蘊育發展與轉型,空間現象上呈現一種消費傾向的社會發展。後現代空間意象由建築設計開始表現在購物中心建築上,新光三越、華納影城、紐約紐約、以及101購物商城都已展現各自風貌,造成一股購物、娛樂的中心效應在此區域的全面向外發展。於三度空間的行人動線建構上,人空橋計畫也將在2005年於各建築彼此間獲得實質的串連。分區發展在公私緩衝的介面空間上,松仁路與信義路上所規劃特殊商業區呈現企業辦公建築的圍塑,一個都市的新區域風貌大致上扺定。如今我們生活所面對的台北城市已不再是過去城市意象,信義計畫已成為象徵城市發展的新里程,所潛藏城市特性也開始有所轉變並突顯出來。2001–2003年信義計畫區此時生活機能已被建立,各建築因應市場所需快速出現包含︰D5–惠普科技大樓、H1–大使館、H1–世傳園、H3–雲邸、G3–信義雅翠、G1–領世館、B11–信義雙星、B12–信義錄。受訪委員表示︰這時我們可以看出台灣房價市場的一個新現象,住房的價格在社會需求上居然超越了辦公建築。這在專業從業人員認知上是不合理的,依據建築需求標準在安全與相關設備的要求,辦公建築的造價不應該是低於住屋造價。
第五節 小結
台北市商業中心過去至今,從西區迪化街、西門町到的東區頂好商圈(忠孝東路四段與敦化南北路交口週遭)都是以沿街面的型態出現,在商業建築的型態上,騎樓的角色在台灣空間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是主要造成商業性產生延道路線性發展的模式。城市的空間逐漸的蛻變,讓我們感受台北城的消費空間,在北市東、西區所給予城市生活族群不同的商品風格與空間型態。在信義計劃區在各建築與百貨公司大街廓整體開發的空間形成後,造成街道樣式與行人動線轉變,讓原對騎樓式購物街道的想像已不在呈現。以台北的都會發展在面臨全球化現象下,所作的規劃發展與現況轉變來看,信義計畫區從計劃的規劃實行、現況轉變及未來期望在整個城市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台北從單核心轉變至今雙核心發展模式,城市正處於面臨全球化轉變的過程中,當我們現在開始對於一個實質後現代生活紀元的討論,使用性(權)將格外提出重視,相對因消費文化所形成的城市生活型態與商業複合式辦公建築、大型購物中心與主題娛樂中心,都將被視為商業性文化社會的代表性產物。當了解信義計畫在城市機能建構與想像,在亞太營運中心政策、國際金融中心政策與台北曼哈頓的政策推動下,對都市空間的想像是如香港與新加坡城的市型態,是一種商業高樓林立的都市景觀形態。後來由於大環境的影響下,經濟市場潮流的改變,造成對於辦公建築量在需求上並不是這樣的多,導致業者對投資建設的改變,影響了城市面貌。而對於國內都市計畫與各項檢討審議,最大的缺點就是對於在條文與制度的制定上,缺乏文字對於未來都市想像的敘述,而導致後續承繼發展上沒有遵循的依據。當在市場的刺激與需求下,消費、休閒、娛樂的空間逐漸聚集於商業核心中心,一股象徵資訊的潮流與媒體活動不斷的湧入信義計畫區,這城市的景觀則是在這樣過程中發展出來的結果。城市是突顯全球化矛盾衝突最尖銳的地方,對於信義計畫都市研究的重點,以不在同過去直接解決都市人口膨脹、現代化建設與都市化問題的廣度與深度,而所要討論的是包含都市隱藏文化癥結的場所和一些都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