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論文

從生產要素看東協四國產業競爭力

鄧玉英*、陳建甫**

中文摘要

生產要素是決定國家或產業競爭優勢的首要關鍵,特別東協國家的產業經濟或市場結構大多處在農、工並重或產業轉型。因此,如何開發國家的自然資源、發展人力資源、累積知識資源、整合國內外資本以及強化基礎建設,便成為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東協四國在發展國家或產業競爭優勢時的重要課題。本研究嘗試從產業發展的階段特性、人力資源與產業發展的關係、知識對知識經濟產業的重要性、國內外資本流動與移轉、基礎建設的投資與興建等重要生產因素,來分析東協四國的產業競爭優勢,最後,並透過東協各國區域貿易額的比重趨勢分析、產品競爭對手與該產品在ASEAN的定位等指標,來評估東協四國在未來激烈的產業市場競爭中,所可能遭遇到的挑戰與隱憂。

關鍵字:東協國家、產業競爭力、生產要素

生產要素是決定國家或產業競爭優勢的首要關鍵,特別東協國家的產業經濟或市場結構大多處在農、工並重或產業轉型的階段裡,在此階段中國家或產業的競爭力完全取決於生產因素的類型與多寡。在波特(Michael Porter)的「國家競爭優勢」(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一書中,他曾提出「基本因素」與「附加因素」的差異來解釋國家產業的競爭優勢。其中,在這些基本要素[1]中最為根本的條件莫不屬於生產要素,例如:人力資源、自然資源、知識資源、資本資源、以及基礎建設等。因此,如何開發國家的自然資源、發展人力資源、累積知識資源、整合國內外資本以及強化基礎建設,便成為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東協四國在發展國家或產業競爭優勢時的重要課題。

在以下的研究中,我們嘗試從產業發展的階段特性、人力資源與產業發展的關係、知識對知識經濟產業的重要性、國內外資本流動與移轉、基礎建設的投資與興建等重要生產因素,來分析東協四國的產業競爭優勢,最後,並透過東協各國區域貿易額的比重趨勢分析、產品競爭對手與該產品在ASEAN的定位等指標,來評估東協四國在未來激烈的產業市場競爭中,所可能遭遇到的挑戰與隱憂。

一、「生產因素」與「投資導向」階段並存的產業發展

檢驗東協四國的國家競爭發展,我們發現目前東協四國中多數的產業結構是相當符合Porter所提出的「國家發展階段」[2]的第一階段----「生產因素導向」階段,其中又以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原物料產業最值得注意。這些自然資源所帶來經濟利益可以從這四個國家目前所外銷的主要商品中獲得驗證。例如:馬來西亞的石化原料與相關產品、棕櫚油、原木以及家具、橡膠等原物料;越南的原油、稻米、魚貨、咖啡、橡膠、茶;泰國的農、魚產品(21%)與一般原物料產品(5%)、燃料;印尼的燃料(26.4%)、食物製品(12.7%)與一般原物料產品(9%);菲律賓的椰子製品、銅礦與魚類(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World, 1997)。

此外,除了自然資源與原物料出口外,我們發現東協四國已經從生產物資或原物料出口階段邁入所謂以製造業或輕工業為主的生產階段。在1997的對外出口產品類型,印尼有51.9%外銷產品是屬於製造業機械或產品,菲律賓的電子或家電製品、紡織產品,馬來西亞的家電製品與紡織業等。這些以外銷家電、紡織與製造業產品為主的生產模式顯示出,國、內外的資本逐漸有朝向製造業、以市場經濟為取向、與國際市場相連結的趨勢。

上述資料顯示出,東協四國產業發展正朝向生產因素與投資導向階段並存的發展模式。而在投資導向階段裡,「市場需求」 ----特別是國際市場的需求條件將逐漸的取代過去的生產因素,成為主導國家產業競爭的決定因素,再加上,隨者區域經濟整合時代的來臨,國際市場需求將遠超過本國市場的需要,而國外企業投資與資本的流動將比目前更為迅速,因此,我們預期未來東協四國的產業發展結構裡對於國外市場依賴程度將會日趨加重。

二、人力資源對產業發展的重要性越趨明顯

東協四國對於自然資源產業的依賴將隨著產業的發展或轉型而逐漸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人力資源的多寡與知識資源是否能有效累積。自從新古典經濟學派將人力資源納入整個生產過程來加以討論以來,人力資源的多寡與素質一直是決定國家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關鍵。其中,勞動參與率與婦女的勞動參與率一直是衡量勞力是否充分利用的指標,隨後,在製造機械與工作流程越趨專業分工下,人力素質便取代數量成為測量勞動力的指標,例如:文盲比率[3]、教育程度與政府教育經費支出等。

而根據World Bank所進行的調查資料顯示,近十年裡,東協四國整體的人力資源已經大幅的提升,在1995年,15歲以上成年人口文盲比例下降到10%以下的有菲律賓、泰國,而印尼與馬來西亞也下降到20%左右。在1980-90年時期,每年勞動參與的成長率增加的相當快,在最近1990-97期間,勞動參與成長率則有趨緩的現象。其中以泰國與越南下降程度最為明顯,相較之下,馬來西亞下降程度較不明顯。這結果可能反映出馬來西亞在最近1990-97年期間,勞動市場對勞動需求能力仍持續的在成長或擴充[4],因此,不斷的吸引許多勞動人口參與就業,相反的,泰國與越南可能出現勞動市場對勞力需求已經呈現出飽和或衰退的情況,是否與最近亞洲金融風暴有關,造成勞動市場對勞力參與的萎縮,將值得作進一步的分析。

其次,從婦女勞動參與率呈現出東協四國不同的產業結構,並反映出婦女在當地勞動市場與家庭分工所扮演的角色。在泰國與越南社會裡,婦女不管是在家庭與工作職場上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接近五成的泰國與越南婦女投入就業市場,這現象除了凸顯出傳統泰國婦女的社會與家庭角色,以及顯示越南強調社會主義男、女工作平等的觀念外,也反應出泰國與越南勞動市場有許多工作機會或產業性質是適合婦女來就業,例如:成衣業、紡織廠、與輕工業等。相較之下,菲律賓、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勞動市場結構或家庭對婦女角色的期待便對婦女參與就業有若干的限制,例如:菲律賓具工作能力的婦女出國工作、馬來西亞或印尼產業結構多需耗體力的製造業,或因伊斯蘭教教義等等限制,使得婦女的勞動參與機會便明顯的降低。

最後,比較東協四國政府對教育投資經費比例之後,我們發現馬來西亞用在教育經費的支出比例(與GNP相比較)位居東協四國之冠,在1980與1995年教育支出佔GNP的比例分別是6.0%與5.3%,其次,則是泰國的3.4%以及4.2%。(見表一)高比例的教育投資反映出馬來西亞與泰國政府對人力資源的重視程度,以及對未來專業分工及強化市場競爭所下的企圖心。事實上,除了對教育資源的投資外,許多研究也發現馬來西亞對於未來市場競爭所需要資訊與通訊基層組織建設相當投入,因此,我們預期在未來以人才與知識為基礎的產業競爭社會裡,馬來西亞較其他東協國家擁有較高的競爭能力。

表一、東協四國人力資源指標比較表

指標

15歲以上成年文盲比例%

平均勞動參與年度成長率(%)

婦女勞動參與率(%)

教育費費用佔GNP比例(%)

國別

男性 女性

1980-90 1990-97

1980 1997

1980 1995

印尼

10 22

2.9 2.5

35 40

1.7 ---

馬來西亞

11 22

2.8 2.7

34 37

6.9 5.3

菲律賓

5 6

2.9 2.7

35 37

1.7 2.2

泰國

4 8

2.6 1.5

47 46

3.4 4.2

資料來源:World Bank, Knowledge for Development,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8/9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三、知識資源將成為決定知識經濟社會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關鍵

傳統人力資源多寡與素質的好壞來決定產業競爭實力,將隨這知識經濟社會的來臨而有所改變,取而代之的是,知識是否能夠不斷的創新、知識是否能夠有效率的累積、以及知識是否能夠快速的傳播與使用。而在未來創新導向階段裡,知識創新的重要性將遠超過土地、勞力、資本與技術等一般生產因素,直接影響到產業能否成功。雖然,目前東協四國的國家競爭發展階段距離創新導向階段仍有一段距離,但是,我們認為未來企業若要挑戰或持續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應藉由創新來尋求高層次的競爭優勢。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定義,「知識經濟」是指「以知識資源的擁有、配置、產生和使用,為最重要生產因素的經濟型態」,其中,「知識」[5]包括人類迄今為止創造的所有知識,其中科學技術、管理和行為科學的知識是最重要的部分,而其具體形式則表現在「人力資源」和「科技」。因此,許多研究將知識經濟的內涵是建立在資訊科技基礎上的服務型經濟,例如:製造業中的高科技工業,包括電腦、電子、航太、生物等業;或是知識密集型的服務業,包括教育、通訊及資訊服務等業;或是建構高素質人力與數位型知識、資訊、通信網路技術等發展。

根據資料顯示,東協四國對於未來知識經濟社會所需要的知識資源已經開始重視,除了持續提升人力資質的教育投資外,各國政府也將知識資源擴大到通訊、網路科技、資訊與研發人才的培育上。其中,又以馬來西亞政府對於投入在電腦與網路基礎建設所做的努力最為明顯。在1996年,馬來西亞每千人中便有42.8台個人電腦,在1997七月底,每萬人中便有19.3個架設網站,該指標顯示出馬國積極推動民間上網以及廣泛的使用電腦與相關資訊。儘管,電腦普及率與網址架設,並不一定會立即促進產業的競爭能力與優勢,但是,欠缺資訊或網路設備等相關基礎建設或處於相對落將的國家或產業,是絕對無法擠入高競爭力國家或產業之林。

此外,檢驗目前外銷高科技產品在製造業的比例,我們發現以馬來西亞與菲律賓的比率最高,高達67%與62%,這結果顯示馬來西亞與菲律賓在東協四國中早已經是屬於科技產品領先者的角色。雖然絕大多數高科技產品是由外商或國內投資的OEM廠所生產,這些產品多屬於電子零組件且在國際市場中並非尖端科技,但是我們認為這些外資科技廠商或OEM廠的高科技產品將會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在未來區域經濟整合過程中,無疑將會對其他東協國家帶來不小的競爭壓力。

雖然,印尼、泰國與越南在外銷高科技產品的比例較為遜色[6],但是,這三個國家在屬於研發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數的比例上,卻是遠遠超過馬來西亞與菲律賓。(見表二)其中,又以越南的每百萬人裡有334位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令人印象最為深刻。雖然與美國3732人、日本的5677人仍有一段距離,但是,如果能夠將這些科學與工業研發人力運用在產業創新或產品研發上,或是將科學理論研究有效的與產業相結合,我們認為越南還是有機會在未來知識經濟競爭中,迎頭趕上馬來西亞或菲律賓在高科技產品生產。

表二、東協四國 知識資源指標比較表

指標

國別

個人電腦比例(每千人)1996

網際網路網站Internet Hosts(每萬人)1997

屬於研發的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數比(每百萬人)1981-95

高科技產品在外銷製造業的比例(%)1996

印尼

4.8

0.54

181

18

馬來西亞

42.8

19.3

87

67

菲律賓

9.3

0.59

90

62

泰國

16.7

2.11

173

36

資料來源:同表一。

四、資本資源是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的動力

投資是經濟成長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在當今以開放經濟體系( Open Economy ) 為主的發展中國家,海外直接投資 ( FDI ) 以及國外借貸融資乃投資的主要來源;但是國內儲蓄仍為資本市場的重要一環。1993年世界銀行對東亞經濟成長的研究發現,在19658個實績優良的亞洲經濟實體 ( HPAEs )[7] 儲蓄率低於拉丁美洲國家,但是兩者的投資率大致相同。19651990年間,HPAEs的儲蓄與投資顯著增加,並高居所有發展中地區之冠;到了1990年東亞的投資率已兩倍於拉丁美洲國家,而部份HPAEs也因儲蓄高於投資的經濟成為資本輸出國。

1990年始,快速的經濟成長和高投資率持續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地區蔓延, 19901997年間,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和菲律賓平均每年國內投資總額的成長率分別為:15.1%10.0%10.3% 5.8%[8]然而由表三東協四國儲蓄與投資差額佔GDP百分比可見,亞洲金融風暴前﹝19931996年﹞東協四國儲蓄率低於投資率的明顯現象;若以19901997年間,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和菲律賓平均每年GDP的成長率:8.7%7.5%7.5%3.3%來看,外人直接投資應是推動東協四國經濟的主因之一。

表三、東協四國儲蓄與投資差額占GDP百分比 %

國別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馬來西亞

-0.1

-1.6

-4.0

1.1

1.8

印尼

3.0

-0.3

-1.3

-0.6

-0.6

泰國

-4.3

-4.3

-8.0

-8.0

-4.0

菲律賓

-8.4

-6.5

-4.8

-4.5

-4.7

資料來源:商鼎財經資料室。

在高經濟成長、高投資率以及大量外資的背後所隱藏的是:投資過熱以及被外資和舉債所填補的經常帳赤字。表四是東協四國實際外債的情況,1997年印尼的外債數據還包括IMF的援助貸款2,970百萬美元,泰國2,429百萬美元,菲律賓855百萬美元。1995年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和菲律賓的經常帳赤字分別達:4,147百萬美元、7,023百萬美元、13,554百萬美元、1,980百萬美元。舉債的惡性循環使得東協四國的償債能力受疑,只能不斷地在短期債務加碼,最後終於暴露其金融體系的結構性缺失。

表四、東協四國實際外債的情況(百萬美元)

國別

1980

1985

1990

1995

1997

馬來西亞

6,611

20,387

19,502

34,352

47,228

印尼

20,944

36,670

67,908

107,831

136,174

泰國

8,258

17,528

25,868

56,789

93,416

菲律賓

17,431

26,819

30,456

39,445

45,433

資料來源World Bank, Word Tables 1991,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1.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1992, 1997, 1999.

亞洲金融危機反應了東協四國過度依賴外資的經濟發展特性,儘管利用外資是發展中國家推動經濟的重要策略,但是引進外資的初期目的是為彌補國內儲蓄不足,而中長期的目標應是引進技術及管理經驗。日本經濟評論家長谷川慶太郎認為,東南亞地區未曾推行農地改革,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使得財富聚集在少數企業及地主手中,無法自廣大的民間累積資金投入工業化生產及基礎建設,因此東南亞各國只能轉向國際金融市場尋找資金。然而在持續高經濟成長以及高投資的發展下,印尼、泰國和菲律賓的進口擴張高於出口成長,1990年以來,經常帳逆差不斷擴大,依賴外資的數額亦如滾雪球般成為經濟危機的潛在因素。至於馬來西亞,則因過度依賴電子單一產業的出口,1996年始,因全球半導體市場供過於求,出口萎縮,雖能維持貿易盈餘,但其經常帳赤字也令政府部門不得不採取緊縮的財政政策。

儘管全球金融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已使得國際間資金的流動更具彈性,特別是東協四國金融自由化的腳步較之其他發展中國家快,因此在1997年金融風暴引燃前,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和菲律賓有價證券市場的短期外資比例分別為:19%59%34.3%0.9%[9]菲律賓因在IMF經濟監管下實施金融自由化,金融體質及經濟基本面較其他三國佳,但外資也相對較少。由此可見,過度依賴外資的經濟成長極可能因短期游離外資的流動而造成資金市場的抽空,引發金融骨牌效應。

綜觀東協四國在資本資源的掌控上,雖擁有較其他發展中國家高的國內儲蓄率,但因投資過熱依賴外資,其資本市場的資金結構未能由引進外資轉為本國資本的累積[10],終於影響其經濟的穩定性以及國際競爭力。亞洲金融危機後,東協四國的金融改革和經濟調整仍在持續進行中,國際資金雖有回籠跡象[11],但產業結構重整、外債問題、國際競爭等,亦影響個別國家吸收國際資金的情況,以及ASEAN區域經濟整合的發展。

五、基礎建設是產業發展的基石

觀察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過程可發現:基礎建設的程度與經濟發展成正相關,甚至在某些國家更選擇以基礎建設為優先發展而達到吸引投資、帶來經濟契機的發展策略。而瑞士國際管理學院(IMD)和世界經濟論壇(WEF)等國家競爭力評比的權威機構也都將基礎建設列為評比的項目,其所涵蓋的層面包括:運輸系統、通訊系統、郵政、快遞、能源、電力等,都屬於生產因素的重要基石。世界銀行在進行國家競爭力分析時,更以能源基礎設施、技術基礎設施、運輸基礎設施和環境基礎設施等四類指標作為評比項目[12]。前文曾就東協四國的個人電腦比例、網路普遍率等知識資源指標進行分析(見表二),以下將就其能源消耗、運輸建設予以探討。

能源雖屬自然自資源的一部份,但若未能開發利用轉換為生產動力,也無法產生經濟效益,因此在評估能源基礎設施的重點,除了能源供給狀況外,更重要的是對於能源設施的利用效率。由表五可知東協四國中,馬來西亞和印尼是能源自給度極高的國家,兩國主要的電力系統來自石油及天然氣;泰國和菲律賓則是依賴能源進口,1996年泰國、菲律賓商業使用能源有45%55%依賴進口。電力供給不足一直是兩國經濟發展的問題,特別是菲律賓長期處於能源危機的威脅,電力不足直接衝擊製造業、礦產和建築等工業部門的發展。為了解決電力供給的問題,政府部門除了由能源部統籌能源政策外,更採行BOT的方式進行電力基礎建設,以改善供電問題,否則將影響其外資投入及經濟發展。

表五、能源進口占能源消費的百分(%

國別

1980

1994

1995

馬來西亞

-58

-71

-88

印尼

-266

-120

-97

泰國

96

87

63

菲律賓

79

71

72

資料來源:World Bank, Knowledge for Development,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7/981998/9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1999.

就工業發展的基礎建設而言,東協四國在運輸基礎設施上都無法滿足其國內經濟發展的需求,其中馬來西亞的基礎設施相較其他三國為佳,但電力供給和港口設施等亦不敷使用。菲律賓在運輸基礎設施的條件上是東協四國中最差的,世界銀行發展報告的資料顯示其道路興建比例不及百分之一(見表六),航空運輸量也相對落後。遺憾的是,就亞太地區運輸的區位條件而言,馬尼拉機場至亞太地區八個主要機場的平均飛航時間只需3小時30分,排名第四;而其與東亞地區六個主要港口的平均航行時間為68小時,居第三名。[13]不論就國內經濟發展的考量或強化ASEAN在亞太區域的經濟地位,現階段東協四國積極投入經濟重整的工作,不但應重視金融體系的健全、產業結構的調整,亦應同時改善能源、資訊通訊以及運輸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才有利於將資金導入生產性部門的發展。至於環境基礎設施方面,在當今國際社會愈來愈重視經濟與環境兼顧的永續發展下,東協四國的都市化發展應考慮環境維護可能造成的資源損耗。

表六、東協四國部份基礎建設概況

國別

項目

道路興建比例(%1997

空運運輸量

(百萬噸/公里)1996

手機持有比例

(每千人)1997

城市人口比例

%1997

馬來西亞

75.1

1,415

113

55

印尼

46.3

749

5

37

泰國

97.5

1,348

33

21

菲律賓

0.2

36

18

56

資料來源;同表一。

六、東協四國在ASEAN的產業競爭力趨勢

檢驗1970年代以來ASEAN區域內的貿易額與比重的變化(表七),我們發現在過去三十年間,除了馬來西亞以外,其餘三國在區域內的貿易成長比例呈現消長的趨勢(1980~1998年間);馬來西亞近二十年來區域內貿易額佔對外貿易總額的比例明顯增加,從198019.7%,增加到1991年的24.2%,到1998年上半季的35.2%;泰國在區域內的貿易比例則呈現微幅波動。相較之下,印尼與菲律賓的區域內貿易額佔對外貿易總額的比例,則呈現下降的趨勢,其中又以印尼的情況最為嚴重,從199110.2%迅速下降到3.6%。

表七、東協四國對區域內貿易額與貿易比重

1970

1980

1991

19981-6月)*

區域內

貿易額

(百萬美元)

占對外貿易總額比重

%

區域內

貿易額

(百萬美元)

占對外貿易總額比重%

區域內

貿易額

(百萬美元)

占對外貿易總額比重

%

區域內

貿易額

(百萬美元)

占對外貿易總額比重

%

馬來西亞

644

20.8

4,673

19.7

17,185

24.2

204,023

35.2

印尼

310

14.7

4,110

12.6

5,651

10.2

21,145

3.6

泰國

148

7.4

1,944

12.4

7,877

12.2

92,950

16.0

菲律賓

75

3.3

881

6.3

1,773

8.2

39,817

6.9

東協

2,318

17.2

23,566

18.2

62,291

18.4

580,440

19.7

資料來源:陳鴻瑜,東南亞國家協會之發展,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民86年,頁13719981-6月)根據http://www.imf.orghttp://www.asean.or.id/資料計算而得。*包括越南、緬甸、寮國。

由上述的資料顯示,19801998年間東協四國的貿易總額快速增長,然而除了馬來西亞在此期間對區域內的貿易比重明顯升高之外,其餘三國,乃至整個ASEAN的區域內貿易比重也只有不到一個百分點的成長。此外,東協各國所生產的產品具有高度同質性與替代性的特性,這也是擴大市場產品競爭的主要因素。ASEAN國家除了新加坡是以高科技產業及服務業部門為主,馬來西亞積極投入多媒體走廊的設置以提昇產業結構外,其餘大部分的國家都屬於傳統製造業及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這些產品多屬外商投資OEM廠所生產的電子、資訊與通信產品,且多數東協國家都未能掌握關鍵技術,並以美國為主要的出口市場,因此,ASEAN國家所生產的產品不僅要與中國大陸來競爭,甚至區域內同質產品也面臨削價競爭。

然而,僅管區域內外市場的競爭相當激烈,但是,東協四國仍有若干產業與產品維持相當高的競爭能力。例如:馬來西亞的電子產品、資訊通信產品;印尼的塑橡膠製品、木製品、鞋帽雨傘羽毛製品;泰國的橡膠產品、皮製品、電子產品、資訊通信產品、家用電器品;菲律賓的電子產品、電機產品、資訊通信產品。這些產品中又以家用電器產品、電機產品、塑橡膠製品最具國際競爭能力。至於,個別國家中,又以泰國的家用電器產品類、菲律賓的電機產品類、印尼的塑橡膠製品類最具競爭力。[14](見表八)

表八、東協四國產業競爭力分析

出口優勢產業

主要競爭國

ASEAN市場定位

馬來西亞

電子產品、資訊通信產品

香港、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台灣

電子產品、資訊通信產品

印尼

塑橡膠製品、木製品、鞋帽雨傘羽毛製品

喀麥隆、利比亞、盧森堡、斯洛伐克、西班牙

塑橡膠製品、木製品、鞋帽雨傘羽毛製品

泰國

橡膠產品、皮製品、

電子產品、資訊通信產品、家用電器品

香港、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台灣

橡膠產品、皮製品、

家用電器品

菲律賓

電子產品、電機產品、資訊通信產品

香港、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台灣

電機產品、鞋帽雨傘羽毛製品

資料來源:靖心慈,東協五國經濟情勢與相對競爭力分析,主要國家經貿政策分刊,民8811月。http://www.moea.gov.tw/~ecobook/masterna/101/3.htm 外貿協會市場研究處。

七、結論

從東協四國在生產因素的表現而言,其天然資源涵蓋農、林、漁、牧、礦等有形資源,若再以地理位置、氣候等條件來看,ASEAN在整個亞太地區是一個極具市場潛力的區域。日本企業長期的投資開發,我國及南韓自80年代中也陸續投入,ASEAN以其廉價的勞動力、天然資源和外資優惠等誘因促使該地區繼亞洲四小龍之後,成為東亞雁型發展模式的另一環節,在HPAEs所建構的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ASEAN經歷了90年代快速的經濟成長。但是,亞洲金融危機暴露了東協各國在經濟發展中所累積的結構性問題,資本結構不健全,國內儲蓄率無法滿足投資的需求,經濟成長的推力未能將外資導入生產性部門以強化國內資本等,顯現出東協各國未能掌控資本資源以推動投資導向階段的發展。

如今,經過全球金融危機以及投資者對新經濟的觀望態度,游離的國際資金對ASEAN的市場潛力仍感興趣。在中國大陸社會、政治、經濟發展愈趨穩定的同時,東協各國若無法強化基礎建設、人力資源以及知識資源等生產因素的條件,可能在國際資本的爭奪上,會與中國大陸產生競爭排擠。因此,東協各國在經濟改革的過程中,應慎重選擇經濟發展策略,在ASEAN區域整合有利於經濟發展的考量下,加強區域內貿易,評估各國產業優勢,發展區域內分工[15],以提昇產業國際競爭力。

此外,同類產品的對外出口是ASEAN經貿發展的特殊現象,主要因素除了成員國間的產品結構相似,貿易夥伴仍以美、日等貿易大國為主外,身為國際產業分工體系的一環,過去東協各國自新加坡向國際市場的轉口貿易模式,也因企業全球運籌管理而改變。因此,未來各國是否會在經濟調整的同時,重新思考區域整合對各國產業發展的助力,以及未來ASEANAPEC的影響力,並隨著AFTA的發展而增強區域間的貿易往來,都是值得進一步觀察的議題。

最後,我們認為東協各成員國未能就本身最具優勢的產業匯聚區域內資源、擴大生產、創造經濟規模,以提昇國際競爭力,顯見未來ASEAN經濟統合的空間還相當寬敞;但部分較保守的政經觀察家卻認為,要在一個競爭性多於互補性的區域完成經濟整合,需要經歷漫長的協商過程才可能完成。然而,不論是樂觀的統合主義者或悲觀的保守派都不得不承認,東南亞地區社會主義國家導入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已使得中南半島成為ASEAN拓展區域內需市場以及對外競爭的另一腹地,在當今全球經濟版塊競爭日熾的情勢下,ASEAN的整合不但有助於各成員國的經濟發展,更能在APEC組織中確立其影響力。因此,東協四國在經濟調整的過程中,應同時考慮本身在ASEAN市場中的產業發展方向,厚植生產因素的各項資源,以建立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

參考書目:

1. 「東南亞經濟前景探討」,今日經濟季刊第376期,889月。

2. 「重要經濟指標」,東南亞經貿投資研究季刊第四期,19996月。

3. Lo, Fu-chen, “ Global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Economies “,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第七期,884月。

4. 謝宗林、林培州、郭文政,「1999年東協五國經濟展望」,經濟前瞻第61期,881月。

5. 靖心慈,「東協五國經濟情勢與相對競爭力分析」,主要國家經貿政策分析月刊,8811月號。

6. 吳玲君,「東協國家在APEC中的經濟策略及影響」,東南亞經貿報導,19995月號。

7. 陳鴻瑜,《東南亞國家協會之發展》,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民86年。

8. 宋鎮照,「東協國家在亞太政經秩序變遷之挑戰與發展」,理論與政策,民879月第47期。

9. 蔡秋生等譯,《1997年世界發展報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7年。

10.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1999,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1.

11. World Bank, Knowledge for Development, Knowledge for Development,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1.

http//www.moeaboft.gov.tw/stat/asia/5ta05th.htm

http//www.moeaboft.gov.tw/stat/asia/5ta04my.htm

http//www.moeaboft.gov.tw/stat/asia/5ta_id.htm

http//www.moeaboft.gov.tw/stat/asia/5ta_ph.htm

http://www.imf.org

http://www.asean.or.id/

附錄一、基礎設施之國際競爭力評比指標

類別

相關指標

1.能源基礎設施

1.1 GDP增長率減能源消費增長率

1.2 能源利用效率

1.3 能源消費變化率

1.4 內生能源總產量占總需求量的比例

1.5 能源進口占商品出口的比例

1.6 非能源原材料的自給度

2.技術基礎設施

2.1 電腦數量佔全球總數比例

2.2 計算機功率占世界總MIPS的比例

2.3 每千人擁有的電腦數

2.4 人均電腦功率(每千人的MIPS

2.5 每千人中互聯網絡的戶數

2.6 企業對新信息技術的滿足程度

2.7 每千戶居民中的電話數

2.8 每千戶居民中的行動電話數

2.9 高峰時期通往美國的國際電話成本(對美國指通往日本)

2.10 對長途電信投資占GDP的比重

2.11 企業對長途電信基礎設施的滿足程度

2.12 技術基礎設施發展比競爭者迅速的程度

3.運輸基礎設施

3.1 公共事業所提供水電等基礎設施的有效程度

3.2 鐵路網密度

3.3 企業對鐵路基礎設施的滿足程度

3.4 企業對公路基礎設施的滿足程度

3.5 企業對空運基礎設施的滿足程度

3.6 企業對港口基礎設施的滿足程度

3.7 運輸基礎設施再投資的程度

4.環境基礎設施

4.1 對資源回收的重視

4.2 溫室指數

4.3 每千美元GDP中由工業部門排放的二氧化碳

4.4 CFC排放

4.5 人均可耕地面積

4.6 森林和林地面積

4.7 城市化對國內發展的支持程度

資料來源:World Bank, Competitive Study, 1995/1996.

[k1]



* 淡江大學教育發展中心未來研究組約聘助理教授

**淡江大學教育發展中心未來研究組助理教授

[1] 除了生產要素外,其他基本因素尚包括: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援產業、以及企業的策略、結構與競爭對手。

[2] Porter指出國家競爭發展有四個階段:生產因素導向階段、投資導向階段、創新導向階段、富裕導向階段。

[3] 文盲比率一般常用在測量生活素質(Quality of life),不過也可用來測量國民教育水平。

[4] 雖然,有不少研究持不同的看法,他們發現馬來西亞在積極發展科技產業的同時,已經面臨到國內人才素質低落的問題,許多科技公司紛紛任用鄰國,例如:新加坡,科技人才來滿足科技人才的不足,而原本勞動素質較低勞力則輸出到其他國家或其他產業部門,來擔任低技術性的工作。不過,從總體勞動市場勞動力需求情況而言,馬來西亞在勞動需求量與比例在東協國家裡仍居高位。

[5] OECD認為「知識經濟」中「知識」是指知道一些事實的知識(know-what)和知道為什麼的知識(know-why)具有公共財的特質,而知道如何去做的知識(know-how)可由書本、文獻、資料庫(databases)取得,最後,更需要知道誰擁有所需要的知識(know- who)。詳細說明可參考蔡宏明(2000)「知識經濟時代的產業趨勢與對策」。

[6] 外銷高科技產品的比例與該國是否符合外資投資環境有絕大的關係,馬來西亞擁有較理想的資訊或網路基層建設,當然是吸引高科技外商投資的主要考量因素,而菲律賓擁有較高的人力素質與英文能力,也是吸引外商投資的重要考量。相較之下,印尼的種族紛爭、泰國的金融脫序與通貨膨脹、以及越南的社會主義與較晚開放市場等因素,皆讓外商在投資海外科技產業時裹足不前。

[7]世界銀行的研究將1965-1990年間東亞地區快速的經濟成長歸功於該地區23個國家中的8個國家:日本、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香港、台灣以及南韓﹞和東南亞的印尼、馬來西亞、泰國;並以此8個實績優良的亞洲經濟實體 ( HPAEs)作為東亞經濟奇蹟的研究對象。

[8]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8/99, The World Ban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210~211

[9]三菱總合研究所,亞洲全預測,工商時報出版19985月,頁155

[10] 長谷川慶太郎著,汪仲譯,亞洲金融風暴,時報文化,1998年,頁84-88

[11] 經濟部國貿局,東協五國經濟情勢與相對競爭力分析,主要國家經貿政策分析月刊,民8811月。http://www.moea.gov.tw/~ecobook/masterna/101/3.htm

[12] 世界銀行就該四類基礎設施提出32項檢測的內容;在能源基礎設施方面,主要評估各別國家是否能充分利用現有能源基礎設施;在技術基礎設施方面,則以掌控資訊的技術及設備條件為重點;運輸基礎設施方面,以人及貨品的流動便利性考量;至於環境基礎設施,則以維護全球環境變遷所分攤的職責。基礎設施國際競爭力評比指標請參考附錄一。

[13] 亞太地區八個主要機場間所需的平均飛航時間分別為:台北(2小時55分)、香港(3小時05分)、上海(3小時25分)、馬尼拉(3小時30分)、漢城(4小時)、東京(4小時55分)、新加坡(4小時55分)、雪梨(6小時15分)。東亞地區六個港口間所需的平均航行時間:高雄(53小時)、香港(64小時)、馬尼拉(68小時)、上海(78小時)、東京(110小時)、新加坡(124小時)。

[14]靖心慈,東協五國經濟情勢與相對競爭力分析,主要國家經貿政策分析月刊,8811月。

[15] 宋鎮照,東協國家在亞太政經秩序變遷之挑戰與發展,理論與政策,民879月第47期,頁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