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海爭地!?

前言:提起與海爭地這幾個字不由想起自小對荷蘭的印象–上帝造海,荷蘭人造陸」,這還是教科書中一個「人定勝天」最有名的例子,但事實真和我們印象中認為的一樣嗎?

 

荷蘭簡介Holland﹞

國名

荷蘭﹝Holland﹞又名尼德蘭﹝The Netherlands﹞,全名是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 王國。其中Nederlanden在荷蘭語是表示低地的意思。

面積

41,526平方公里

人口

約一千五百多萬人

種族

95%以上是荷蘭人,剩下5%有多數是印尼人、磨洛哥人等等

政治體系

君主立憲制

元首

碧雅翠絲女王(Queen Beatrix van Oranje Nassau

首都:

阿姆斯特丹

語言

荷蘭語(英文幾乎可以通用)

宗教

60%以上信仰基督教

氣候:

冬溫夏暖,國土地處海洋性氣候

地理:

荷蘭領土在地理上位於北緯52度,東經5度,人口密度每1平方公里約有421人。國土以烏特列支(UTRECHT)為中心,分為東西兩半,左側地帶幾乎都是位在海面下的低地

代表花:

鬱金香

庫肯霍夫公園(Keukenhof)是世界上最大的鬱金香花園,每年春天公園內百花齊放的景象,頗為壯觀。

 

為何要與海爭地?

荷蘭,北方與西方濱臨北海,全國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過去曾經發生過多次的洪水,造成無數的傷亡。最近一次是一九五四年的大水災,它造成了一千八百多人溺斃、近十萬人無家可歸的慘重災情。因為先天的地理環境是如此惡劣,於是荷蘭人發展改進水力工程,向大海爭得了五分之一的國土,如果沒有這些工程,那麼現在荷蘭的一半土地,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口,都將終年浸泡在海水中。

 

與海爭地的方法:

(一)圩田(polder):

1)在海岸的泥沙地上,用木材和鐵絲建造柵欄。

2)在柵欄周圍填積更多泥沙,使其逐漸長出青草來。

 

3)建築堤防,並在許多地方挖建水門。漲潮時,關閉水門以防止海水進入;退潮時,則開啟水門排水。然後再向更外圍的海灘建造柵欄,擴建另一個圩田。

※通常新生地先作漁塭,再鹽田、農田,爾後才做稍高程度的土地利用。

※荷蘭海埔地的發展,大都是小規模地逐年增加,而且開發時程動輒十幾年。

 

(二)大堤防(Afs-luitdijk):

一九一六年須得海(Zuiderzee氾濫,使荷蘭政府採取工程師雷利(Lely)的方案,在北荷省(Noord Holland菲仕蘭省(Friesland之間興建一道大堤防,工程於一九二七年動工,耗時五年完成。大堤防完工之際,須得海北海之間的天然通道隨之消失,須得海走入歷史,大堤防將原來的海域一分為二,靠內陸的是愛塞湖(Ijsemeer),堤防以外的海域改稱瓦登海(Waddenzee)。大堤防同時開始調節水位,沿岸地區於是築起一片又一片的海埔新生地。

愛塞湖的水位比海平面低兩公尺,河水及雨水不斷沖淡其中鹽分,加上原有的海水又因比重較大,得以由下往外海排,使得愛塞湖六十多年來不斷變淡,逐漸成為一個淡水湖。愛塞湖的問世,迫使須得海漁民紛紛另謀生計,漁村及捕鯨業同時沒落,原有的海洋生態遭受嚴重破壞

(三)三角洲計畫(Delta Plan):

興建三角洲工程的原因,是因為一九五三年的大洪水。三角洲計畫總共耗費六十五億美元,歷時三十二年才完成。這計畫在西南方錫蘭省(Zeeland)沿海興築「東須耳得堤防」(Oosterschelde),這座工程浩大的防波堤圍住了七百平方公里的沖積平原,以及萊茵河與馬斯河等容易氾濫成災的北海入海口。令原來七百多公里的海岸線,縮短成為二十五公里,大大減少了遭受北海侵襲的機會。不過,大堤防破壞生態過於嚴重,在興建堤防的過程中,施工單位即遭到環保團體和漁民的抗議工程破壞原有的生態平衡。最後,荷蘭政府終於被迫推翻原有計畫,把全長三段中的中間一段,改成活動式的鋼板堤防,讓海水在風平浪靜時得以進入港口,風浪大時才放下擋水閘門,保存魚塭和濕地

 

新的觀念–還地於海:

過去荷蘭人憑著精進的水利工程技術不斷的築堤填海,所填出的新生地也的確創造出了傲人的財富。但最近,他們卻決定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南邊低於海平面五點四公尺的低地城鎮密吉垂克,把一世紀前與海爭地而來的農田和數百萬公畝的海埔新生地,還原回沼澤地與湖泊。

 

為何要還地?

因為近年來圍海造地的後遺症如圩田鹽化、海岸侵蝕、地下水的污染、許多野生動物的滅絕……等都紛紛出現。讓荷蘭人開始重視生態環保問題生物多樣性的必要,他們想辦法拆掉部分的堤防,放進一些海水,儘量在一些堤防邊緣製造出buffer(緩衝帶),創造出能孕育多種生物,具豐富變化的生態環境;畢竟這些海埔地以前都是潮間帶沙泥地或濕地,曾經孕育許多魚蝦貝類,是許多種小魚和幼蝦蟹為躲避大海中獵食者的藏身處和成長的棲所,也是許多種鳥類做為覓食成長之地。人類長期不當的佔用,絕免不了遭到大自然反撲的命運。

 

與大自然爭地的中國大陸:

五、六十年代中國大陸人口急劇增長,對耕地及建築用地需求愈加迫切,展開「圍湖造田、向湖要糧」的行動圍墾面積越來越大,長江江洲幾乎全被開發農業或工業用地,特別是對長江洪水發揮重要調節作用的洞庭湖自五十年代初的四千三百多平方公里,到只剩下二千六百平方公里,共減少面積達一千七百多平方公里(百分之三十九點五)之多,而人與湖爭田的結果卻是洞庭湖水域災害逐年遞增

終於在連續幾年的特大洪澇災害後,大陸當局被迫改變了思維方式,在一九九八年提出「退耕還湖、退耕還林、封山育林、平垸行洪」的新政策,斷然制止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大陸總理朱鎔基更宣示『使洞庭湖逐步恢復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壯觀景象,使湘楚大地到處林木繁茂、蔥蔥蘢蘢。』另外,長江沿岸的當地政府也在世界自然基金(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幫助下,希望逐步的把長江沿岸開墾的土地轉變成原來的沼澤地和湖泊,恢復自然生態,保證濕地的持續使用。

 

 

 

結論:

人定勝天」在台灣好像是個美德、是個準則。於是商人截溪斷流,砍樹伐林,移山填谷,在脆弱的山坡地上大量開發;企業家築堤圍海,將各河口濕地變成工廠……,「台塑六輕人定勝天 再創台灣奇蹟只要是能使經濟成長的都是好事、都是讓人稱善的,而這些工程對台灣自然環境的影響有多大,向來不是主流社會所特別注重的。希望荷蘭大陸的經驗能讓我們瞭解,不要以「人定勝天」的信念來與大自然抗爭,尤其政府在從事與自然爭地的開發工程時,更應抱持臨淵履薄的態度,大自然的反撲絕不是玩笑話。

與海爭地的結果,人類最後還是要成為輸家

 

參考資料來源:

荷蘭觀光局

聯合報

中國時報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看守台灣協會

公視

多維周刊

崇文國中

 

 

林景復  歷史系一年級生  490060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