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未來

          核能發電   

引言

   行政院於十月二十七日宣佈停止興建核四廠.核四廠的興建與否一直是

爭議不斷的話題,因為它所涉及的層面廣泛,包括經濟,政治,國防,環保.......

而核四的停建,帶來的連鎖反應包括股市的下跌,大型產業的出走,甚至是此次罷免總統案的導火線之一, 台灣兩千三佰萬人民更因此陷入前所未見的政治風暴中.到底核能發電須不須要,或者應不應該要,在大家高談闊論提出自己的見解時,讓我們回到問題的基本面來思考,到底何謂核能發電?它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為何?深入的了解核能帶給我們的影響,便是此次報告的目的。

一. 何謂核能發電:

  核能發電是藉由鈾燃料核分裂產生的能量,將水加熱產生蒸汽,利用蒸汽推

動汽輪機再帶動發電機發電.而火力發電則是藉由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等產生蒸

汽發電.核分裂的現象是由一個較大較重的原子核分裂成兩個較小較輕的原子核,

這兩個分裂出來的原子核就叫做〔分裂產物〕.分裂產物無法再繼續分裂,只會持續的衰變並放出游離輻射.核分裂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巨大無比,比用火燃燒釋放出來的能量大上一千萬倍.

.為何需要核能發電:

(1)   台灣雖然被稱為〔美麗的福爾摩莎〕,但台灣本島卻無法生產具有經濟性的

能源,因此有96%的能源須仰賴進口.
(2)
用電量的增加.因為工業化,經濟化的活動劇增,消費性能源的增加,電器照明

用水及家庭電氣,娛樂及運輸交通等新技術的發明,使的能源消耗劇增.
(3)
以經濟層面來考量,由於石油的價格大幅的提高,發電用的能源,就不得由原
 來的石油,轉變成以煤,天然氣及核能為主.

.核能發電有哪些優點:                         
            

1.      燃料體積小,一個燃料丸只有香煙濾嘴般大小,容易運輸及貯存。若以未來核能 四廠二部機組每年發出178億度電來看,只需81噸鈾,一架貨機就可以運送;而 用石油的話則需要434萬噸、44船次的10萬噸級油輪運送;若以煤代替更可觀, 651萬噸煤,109船次6萬噸級煤船才能運送。

2.      發電量大。

3.    不會造成空氣污染,對環境影響小。燃燒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會產生二氧 化碳等氣體,使溫室效應日趨嚴重,也會產生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等造成酸雨 ;而核能發電完全不產生上述氣體,對環境保護極有益處。


.核能發電的風險:
    
任何方式的發電,從開礦,萃取,運輸,發電到廢料處理,每個階段或多或少都有                                
     
一點風險.在地下開採煤礦是最危險的職業之一.美國每年約有一百人死於

    煤礦的開採和煤炭運輸.此外煤炭燃燒的排放物是空氣污染及引起疾病的因

    素之一,而開採鈾礦,核燃料製造,運輸,核能發電,核廢料處理也同樣對大眾健

    康及環境污染有風險.

      Brookhaven國家實驗室的Morrisu也發表一篇研究報告,認為用現代新技術的燃油及天然氣比燃煤發電和核能發電安全,而太陽能發電則較不安全.

    因為太陽能的吸熱板是用進口有毒材料作成的;為了吸收密度很小的太陽能

    須要建造很大的結構物,而維護這大結構物及經常保持清潔的工作,常易造成傷害.

        除了爆炸,災難,非預期的放射性物質排放,核能發電不會造成幅射性疾病或器官受傷的大量幅射劑量.而且當非預期的放設性物質洩露發生時,只有在現場或靠近現場的人,才會受到較大的量劑.離災區較遠的民眾,他們所受的劑量不會造成什麼大疾病,但可能使基因突變,癌症及畸形兒增加.由於低強度

    幅射而引發這些效應的風險仍不確定,所以通常都假設風險與劑量成正比,

    例如一些致癌因子效應每一佰萬加侖約有200400個致死的癌症狀況,

    每一加侖增加1%3%的致癌風險.

.幅射對身體有何傷害:

   幅射是能量傳遞的一種方式,幅射依能量的強弱分為三種:

 (1)游離幅射:能量最強,可破壞生物細胞份子,如α,β,γ射線.

(2)   非游離幅射(有熱效應):能量弱,不會破壞生物細胞份子,但會產生溫度,如微波,.

(3)   非游離幅射(無熱效應):能量最弱,不破壞細胞份子,也不會產生溫度,如無線電波,強力電池場.千萬不可把電磁場和一般所謂的幅射線混為一談.

  而幅射對人體的傷害可分為下列兩類:

    非機率效應:這種效應的特性就是在短時間內接受劑量超過一劑量限值時(500毫西弗),會有一些人體效應的發生,並導致有某些症狀的出現.這種效應產生的嚴重程度與劑量大小有關,所引起的多為急性效應,如皮膚之紅斑,脫毛,生殖線之喪失生殖力通常以高劑量幅射線治療癌症病患時才會出現,嚴重時亦可能死亡.

    機率效應:這類的效應發生可以機會率表示, 並且假設任何微小的劑
量均可能有引起此效應,但此效應發生後不一定會有生物效應產生,與機會率有關,所導致的生物效應與上者不同,有潛伏期,為慢性效應,如癌症及遺傳效應. 

.何謂核廢料:
核廢料依照來源、放射性強度等分為二類,即低放射性廢料及高放射性廢料,由於放射性廢料可隨時間而逐漸釋放其放射性,故可藉(1)遠離生活環境(2)妥善屏蔽(3)放置 長久時間等措施,使其放射性強度逐年減低,而不致危害生活環境,目前皆已有可靠之處理技術。


低放射性廢料目前貯存在各核能電廠及蘭嶼貯存場,政府正依據「低放射性廢料最終處置場址徵評選辦法」辦理低放射性廢料最終處置場設立作業,待最終處置場完成後,將全部移至最終處置場。

低放射性廢料:
係指使用放射性物質的場所,如醫院、工廠、研究單位及核能電廠運轉 ,所產生具有放射性污染的廢棄衣物、用品等乾性廢料及放射性廢液處理過程中產生 的廢樹脂以及蒸發器與過濾器的殘渣等濕性廢料。 

(低放射性廢料處理過程)

                 
 

高放性廢料:
 
係指發電過後的核廢料,由於這些用過核廢料中尚有97%物質可回收再利用,用過核廢料處理步驟包括1.冷確2.中期乾式儲存3.最終處置處理.


           
(高放射性廢料處理過程)


            

.用過之核廢料之安全管理:
  近年來核能話題有關放射性廢料的管理,已漸為民眾關心矚目的議題,其中對於用過核燃料的安全管理,更是民眾關切的重點。放射性物料管理局忝為放射性廢料監督管制之尖兵,對用過核燃料的管理一向採取「安全優先,嚴密管制」的原則,並已規劃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機 組 

商轉年

(民國) 

貯存容量

(燃料元件) 

格架重整

作業時間

貯存量

預估可用

年限(民國) 

每一週期

退出量(註1) 

核一廠 

67 

3083

1987/2000

1944

97 

130 

68 

3083 

1987/1999

1844 

98 

130 

核二廠 

70 

4237 

1992

2628

96 

220 

71 

4237 

1992

2456 

97 

220 

核三廠 

73 

2151 

1994

736

114 

72 

74 

2159 

1994

745 

115 

72 


核能電廠八十九年第三季用過核燃料貯存容量表
製表日期
: 89.10.02

.核能電廠帶來的社會經濟影響:

     核能電廠的直接經濟效應為輸送到用戶的發電價值.電廠運轉的提供電力之效應,核能電廠建廠與運轉所產生的外部效果,由社會享用的間接效益亦與闡明.例如:
  (1)
各級政的稅收

    (2)暫時性及永久性的就業機會

(3)提供公園所增加的娛樂價值
    (4)
產品附加價值的增加
    (5)
美質價值的增加

(6)野生動物之繁殖與保護

(7)交通設施的建造與改善
(8)
環境知識增加,改善技術與公眾教育設備的提出

.核能發電與環境的影響:
  
●空氣:  核能發電不會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及粒狀污染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遠較火力發電方式為低。
  
●海洋: 我國的核能及火力電廠都會排放溫排水,但各電廠目前均可符合環保署「放流水標準」中之規定,即距排放口500公尺處表面水溫差不超過4℃。而據中山大學海洋地質所及中央研究院國際環境科學委員會對南、北核能電廠附近海域十多年來的海域生態調查結果,亦顯示對海洋生態沒有顯著影響。
  
●人類: 核能電廠產生的輻射,經過十多年實際監測結果得知,廠外民眾每年所接受劑量約為0.01毫西弗(一毫侖目)左右(自然背景值為2毫西弗),故對環境影響甚微。
.核能與其它能源之供需:

Energy Supply & Demand

項目

Item

民國68

民國78

民國88

百萬

公秉

油當量

%

百萬

公秉

油當量

%

百萬

公秉

油當量

%

總供應

29.8

100

52.8

100

98.9

100

自產

5.1

17

3.7

7

3.2

3

進口

24.7

83

49.1

93

95.7

97

 煤炭

3.8

13

12.7

24

29.6

30

 石油

21.5

72

30.0

57

50.9

51

 天然氣

1.9

6

1.4

3

0.8

1

 液化天然氣

-

0

-

-

5.8

6

 水力發電

1.1

4

1.7

3

2.2

2

 核能發電

1.6

5

7.0

13

9.5

10


由以上可知,核能發電是除了石油,煤炭之外用量最大的能源,而煤炭和石油的經濟效益遠不及核能,但以安全問題來考量如果核能電廠發生意外,其嚴重後果也遠比煤炭和石油發電來的驚人,正所謂魚與熊掌難以兩得.


十一.結論:
  
當核能發電廠的興建與否,擁反兩派據烈對抗之際,是不是應該捫心自問到底對於核能發電的認知有多少﹖是不是全盤了解經過相當的認知而下定論,亦或是人云亦云,只是盲目的跟從.本屬於公共安全的問題卻衍伸為政治議題,甚至讓全台人民籠罩在不安的風暴中,是不是過於的泛政治化﹖我們只希望在和平與穩定中成長,而目前的混亂則使人沮喪與徬徨,我們是不是應該靜下來仔細思考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與無法禰補的遺憾,畢竟這是一塊屬於我們的土地,我們都有責任及義務好好的保護它,讓我們再認真的思考吧﹗

參考資料及表格出處:

http//www.aes.gov.tw(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http//www.taipower.com.tw(台灣電力公司)
http//www.moeaec.gov.tw(經濟部能源委員會)
MEDICAL PERSPECTIVE ON NUCLEAR POWER
核能電廠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格式與內容

 

俄文二 489097039 許啟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