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i-Yee Lee 李珮瑜
此文章原登錄於師大音樂系樂苑第二十六期
音樂家就如運動家一樣,靠著肌肉的運用及耐力來表演及持續的練習;也正因為如此,音樂家也就無可避免的會面臨肌肉受傷的危險,這也就是所謂的職業病.
肌肉受傷,基本上,是由於在長時間下過度的使用及拉緊,導致局部發炎和腫痛。但為何肌肉會過度的拉緊呢?一般來說,當身體或心理上有壓力時,肌肉會在不知不覺中處於緊張的狀態。不過,適量的緊張是正常且必要的,更何況,也沒有人能永遠保持著放鬆狀態;但是,持續性的緊張不僅對身體有害,更直接妨礙學生的琴技及進度。如上述所言,”運動傷害”不僅是運動家的”敵人”,更是音樂家的”夢魘”!所以,身為老師的我們應該去瞭解學生的肌肉收放程度,才能提供學生必要的幫助。在美國,”tension”(拉緊,緊張)這個字常被應用於教學上,因為,美國音樂教育家深切的認為: ”緊”與”鬆”的觀念的確影響學生是否演奏良好的一大因素。
基於這方面對學生的重要性,在下面文章將敘述肌肉拉緊的原因,副作用和其傷害力。.”緊”的原因很多,不正確的練琴姿勢可能會使琴者呼吸困難,或使整隻手臂僵硬;坐姿高度不對,以及身體與琴鍵的距離不恰當也都是造成”緊”的原因。其它如技巧的不正確,手與手臂的配合失衡,或是手的部份肌肉較不發達,也能使其它肌肉使用過度。
“緊”會導致面部肌肉縮緊,肩膀提高,而進一步使手臂拉緊,而無法有效的幫助手腕及手放鬆,使得手指使用過量,產生手指不需要的抬高動作。
人體的結構與組織是互相牽連的,當一部份肌肉拉緊時,其它部份肌肉也會受其之影響。手或手臂拉緊時會影響學生的技巧,例如,減低”彈性”,”力度”,”表達力”,也會影響手與臂,肩膀與背部的肌肉配合感;緊的大姆指,手腕及手肘會防礙手臂的使用,使其無法運用自如,導致彈奏不平均的音階,琶音及其它練習,節奏不穩,音色僵硬等。最嚴重的是,學生不但無法練習長久,而且容易演變成肌肉傷害,造成永久無可挽救的遺憾!手小的學生,練習伸張力過多的曲目也容易導致肌肉拉緊。而實際上任何學生不知如何應用手及手臂來練習,都有可能造成肌肉伸張過度。僅告訴學生放鬆手臂或停止過度練習,無法有效的幫助學生。這些建議不是治療的根本,最重要的,老師必需和學生一起來找出過緊的原因,才能徹底的解決拉緊的問題。
除了上述的因素之外,來自父母,老師,及本身的心理壓力也不容忽視。壓力會導致學生過度練習或是擔心彈錯樂曲.像是樂曲尚未準備充份就表演,曲目超過本身的負荷,或是在短時間準備演出的曲子都是造成壓力的原因。除此之外,過於忙碌,疲勞,憂心等等,也都會造成肌肉拉緊。
無可避免的,緊張會伴隨著學生的成長。但是,”習慣性”的拉緊會造成嚴重的後遺症。老師應當瞭解什麼練習會使學生拉緊,而教導學生正確的練習方法。舉例來說,如果學生練習新曲目,試譜,或練習音階時,覺得手,臂,肩膀或頸部過於拉緊時,應儘量減少練習的時間,然後漸進的再增加;當練習難度較高的曲目時,增加休息時間或是交替一些簡單的曲目,都是一些不錯的方法,老師們也可以減少曲目的進度。
在老師矯正學生的彈琴姿勢或是改變教學法之後,學生可以更進一步的來學習使用各種放鬆的技巧。如前所言,某一部份的肌肉拉緊會影響其它部份的肌肉;反之,放鬆一部份也會使其它的部份同時放鬆。瞭解放鬆技巧的學生們可以改進他們的彈琴”速度”,”音色控制”,”音色控制”,”樂句”,及”明晰度”。不過,放鬆技巧可不是那麼容易學習的。學習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如過於軟弱的手臂錯誤動作。放鬆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所以,老師們應該注意學生的一切姿勢,手形變化,然後給與適當的建議與協助。老師常不在意地給與學生過多的壓力,我們應該瞭解一點,加強學生的音樂欣賞及素養比一眛的強調技巧及精準度來的重要。
結論:
教學可使老師們獲益良多,也是最好的學習及成長的管道,並且更可藉由學習來成為更好的演奏及指導家。由於學生會自然的模仿老師的姿勢及手的形狀,老師們應當有自覺來給與學生正確的示範動作。在琴房鋼琴旁放置一面大鏡子可讓學生清楚的看到他們的姿勢;此外,老師也可親自研究及體驗放鬆與拉緊的感覺和姿勢,這有助於自身對這方面的瞭解。學生如果瞭解”緊”與”鬆”的觀念及重要性,在他們改變方法後,不但會發現音樂性及表達能力因而進步神速,也更能展現他們內心世界及自我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