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萬花筒    從社區中找回環境自主權

───芝山岩社區營造的經驗

 

淡江大學建築系  劉欣蓉

 

如果你也是長期關懷地方文化發展的一份子.你應該不陌生於"社區"這個字眼,尤其在約五年前開始,在行政院文建會的推動下,”社區營造”或是”社區總體營造”更是許多長期耕耘於社區的人瑯瑯上口的字眼。這兩年,不論是美化地方傳統文化空間或是美化公共環境等計劃,也都是以“民眾參與”的態度,延續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的精神。然而若我們回顧當時的社會脈絡,將會發現在國家提出這項社區政策之前,草根社區早已在經過解嚴後一連串社會力的釋放過程中,浮現出澎渤的生命力。以我所居住的城市──台北為例,自九○年代初開始興起一連串為維護環境品質而抗爭的社區運動,往後大都轉化為集體參與社區環境改造的先趨。以下所介紹的台北市士林區芝山岩社區即是一個我所參與過鮮活的社區營造例子。

 

芝山岩社區營造的背景

 

 
 

 

 

 

 

 

 

 

 


芝山,位於台北盆地的西北角,東以陽明山腳為界,南接士林,北接天母,是台北市最幽靜的生活社區之一。但近十年來諸多未經規範的公私開發與建設,不僅未帶來地區的良善發展,反而威脅到既有的居住品質,引起地區居民的不滿,甚至起而抗議。

1990年代初起,芝山地區陸續發生了數起重大的社區抗爭事件,一則是其中的芝山岩社區反對於住宅區內設置大型柴油車加油站,一則是北邊芝山社區集體抗議,反對台北市政府欲將陽明山角下的保護區,變更為住宅區,以及另一則是為保護芝山岩史蹟生態組成了關懷團體。另外,社區內由於一間百貨公司於開幕期間造成地區嚴重塞車,社區不得不組織起來向該業主抗議。這些一連串的事件,讓社區感受到“生活圈”的集體危機,因此在一連串個別社區抗議行動後,這些社區抗爭團體,轉而結盟成立「天母社區聯誼會」,期望以集體的力量,向市府爭取更有利於社區的生活環境品質。

在此值得一提的一件事,1993年中旬的里長選舉,是暫停了四十年之後第一次的基層選舉,「天母社區聯誼會」中三位積極的社區成員,在參與社區抗爭居民的支持下參加競選,並且有兩位成員當選,一位是南邊名山社區參與反對社區設置加油站的女性里長,一位則是參與北邊反對保變住抗爭的芝山里長。這對於長期投注心力於環境品質抗爭的社區成員而言,無疑地是一項極有意義的鼓勵。

 

由社區抗爭走向社區營造--芝山社區環境營造的經驗

2)芝山岩社區反對住宅區設立加油站抗爭

 
1995年底,「天母社區聯誼會」與得知新人主政下的台北市政府正在推動「地區環境改造計劃」,便協同兩位新任里長與當時亦居住於此的我,共同向台北市政府提案,期望在一連串的抗爭後,能夠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擁有更積極的主導權。「芝山地區環境改造計劃」即成為我們社區由抗爭轉化而為以“社區參與”的草根民主精神進行的第一個社區營造工作。

打造出一個更適於居住的生活環境是社區的共同目標,因此整個環境的診斷與改造規劃,都環繞著“生活”中最主要的環境議題。首先,由於長期陪孩子上學的經驗,讓我們瞭解社區環境的營造最急切的改造項目就是“學童通學路;在與社區討論過程中我們確認了幾條學童上下學的主要道路,提出該道路人行步道的改善構想。同時,我們協助社區提出了一個整體的自行車道系統構想,一方面是為了不久的將來可以作為接駁不多遠處的大眾捷運系統,另一方面也希望沿河岸逐漸成長為一以假日休閒為考量的自行車旅遊系統。另外,由於社區抗爭的經驗,社區成員認識到社區聚會空間的重要性,正好在此社區中有一處公有房舍,經過社區積極協調爭取成為社區活動中心(「貓頭鷹之家」),並提出整建的設計方案。

           作為一個將“社區建築”視為職志的空間專業者,我們在與社區共同推動的「芝山地區環境改造計劃」中,為落實將環境自主權交還給社區居民的草根民主精神,進行了一連串的社區參與行動。這些社區參與的行動不只在於單向地告知社區,而是希望更積極地在參與過程中,改變早已疏遠了的人際關係。以下我將針對在芝山經驗中特別具有環境培力(empowerment)意義的社區參與行動淺略地向各位介紹。

 

讓兒童帶我們體驗環境

(3)參加環境體驗的孩子將她們沿途所拍環境中有趣的地點、品質惡劣的地點等照片放回到地圖中,並共同討論值得改造的社區地點

 
在長期以“社區參與”方式營造環境的過程中,除了與成人進行一連串的社區討論會外,我們必定會特別針對社區兒童,請他們帶領我們體驗他們所熟悉的環境。芝山的經驗中也不例外。這樣以孩子的觀點來重新檢視我們生活環境的作法,主要是緣於我們清楚地看到,相較於成人,孩子有較高的環境敏感度,是他們,每天穿梭在社區的巷弄中,他們的遊戲是密切與環境結合的,他們也是最不會帶著利益色彩的,他們更是有著高度環境道德標準的,但在我們的社會氣氛下,孩子也是最沒有發言權力的一群。

記得其中一場「兒童環境體驗」活動的籌備討論中,社區的爸爸媽媽們初時仍執意要共同參加活動,當我們堅絕地拒絕時,他們其中幾位爸爸滿臉困惑地表示,他們能講得出什麼事來呢?!而媽媽們也會十分擔心孩子會很皮,沒有她們在一旁照顧叮嚀,活動不可能順利完成。事實上,大部份時候,這些父母們的猜測都錯了。與兒童青少年一起體驗環境的活動,是我們社區營造的參與行動中最迷人的一部份。

(4)一個當時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想像她的家到學校路途中的各種遊戲地點

 
通常,我們的做法是,將兒童以年齡及性別分為數組,每組有一二位大哥哥大姊姊陪行,行前會交給每組數個紙相機,請每組孩童帶著大哥哥大姊姊到他們常去玩的地方,通常這時候你會發覺,不論哪裡,孩子們都會有他/她們自己的“秘密基地”,我們會請他們在行進間將他們覺得有趣的地點或是討厭的地點加以拍攝。完成初步的環境體驗後,我們會立刻沖洗他們所拍的照片,並請孩子各自將照片貼到預先準備好的大圖上,並要求孩子分別上台向所有人講述他們之所以拍的原因。有時候,我們會請他們繪出一幅想像的環境地圖,並向大家講解。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孩子們豐富的想像力,與敏銳的觀察力。這個參與行動,一方面讓我們從兒童的眼中更加認識環境,另一方面在/她們向公眾發言的過程中,相當程度地在孩子心中種下了環境教育的種子。

 

(5)雨聲廣場元宵活動場景想像草圖

 
環境想像--集體都市演出的模擬效果

           對環境未來的想像是最困難溝通的部份。我們的經驗是舉辦「都市演出」,其實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舉辦社區大型活動。但相較於一般社區活動,我們是企望藉由活動舉辦,進行一場環境的模擬演出,因此對於舉辦活動之地點選擇,及其空間場景的佈置,以及活動的內容都會與社區環境營造密切有關。以我們當時與社區合辦「芝山岩元宵燈謎暨提燈遊街」活動為例,這個“都市演出”催生了後來一項「雨聲廣場」的改造方案,讓社區有了一個多用途的道路兼廣場。

(6)社區當時舉辦元宵暨反對加油站抗爭行動

 
           這項元宵提燈遊街活動,與當時社區仍在進行的反對加油站抗爭也有關係。同樣的地點,原本是此住宅區路口的一個古厝,被業者拆翻預備興建為加油站,社區居民眼見其儲油糟緊貼鄰近公寓不到一米,因擔心隨時發生油爆起而抗議,就在當時的農曆年前請來貨櫃車阻擋施工,並於元宵節當日舉辦了盛大的社區抗議行動。第二年元宵節,抗爭仍在持續,社區又再度舉辦了一場嘉年華會式的抗爭說明會暨元宵燈謎活動。因此對這個社區而言,元宵節活動的舉辦不只是一個年節的活動而已,它更是社區集體行動的一個“記憶的再創造”。

(7)元宵活動場景

 

(8)元宵提燈遊街暨燈謎晚會上的一個大模型,讓參加的人可以不同顏色的小旗子在模型上標識出他們認為有品質的地點,或是危險的、惡劣的地點

 
我們選在這個節日,在同樣的路口,一個路寬達22米卻只有社區行車出入的路口,預先清出一段長達約30米的道路作為舉辦元宵燈謎活動的場景,以最少的經費將其佈置起來,我們以路口兩側椰子樹為桿拉起活動標題的布條,設置了一個舞台,以及兩側架上免費借來的帳棚,共同體驗這個平日停滿了車子的路口,一旦舉辦活動變成社區廣場時的氣氛。在廣場的棚架中除了各社區主動提供的小型童玩攤位外,我們特別放了一個大模型,讓參加的人可以不同顏色的小旗子在模型上標識出他們認為有品質的地點,或是危險的、惡劣的地點。以這種方式讓更多的社區居民開始瞭解社區正在進行一項環境改造的工作。

這項元宵活動,也在先前辦了社區兒童做燈籠的預備活動,並於當天晚會之前由社區的大人小孩一起從廣場出發進行了一場「提燈遊街」的活動。這項提燈遊街的路線也是社區幹部經過討論特意選擇的數條巷道,它或許是學童通學必經的路線,或許是有潛力成為未來改造為遊戲巷的地點。在當晚大家邊唱邊走的過程中,大人們更清楚地體會了平日最常使用街道的老人、小孩是處在多麼險惡的街道環境中,也加深社區想要改造街道環境的意願。

 

拼出婦女一片天

           在參與式的環境改造規劃工作完成初步階段後,我們提出了三個公共空間美化方案,並陸續於87年到88年間完工。其中一項社區引以為傲改造方案即是上文提及之「貓頭鷹之家」社區活動中心。在由社區共同籌劃的開幕活動中一項布景置作的前置工作,更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社區婦女作為社區活力的泉源,並且因而明白如何藉由社區婦女的活力改善原本疏離的人際關係。

(9)貓頭鷹之家未整建之前的模樣

 
「貓頭鷹之家」這幢落於芝山岩山腳下的公有房舍,民國84年之前,是公園路燈管理處清潔隊的機具停放所。在環境改造過程中,社區由於長期的抗爭動員,深刻地體會到需要一個公共的空間,讓社區朋友能隨時舉辦各項討論,並有足夠的空間讓大家能籌劃社區活動,因此便主動向市府爭取此公有房舍,將其改造為社區活動中心。而「貓頭鷹之家」這個名字,也是因為抗爭過程中,社區媽媽自己動手做抗爭文宣海報時,用貓頭鷹作為守護家園的形象而來。整個空間改造,除了房子本身內部隔間的改變外,最明顯的改變就是將原本高立的圍牆打掉,並且將圍將內的大院子改為一戶外平台,再加上一個以芝山岩為背景的小型舞台,強化了公共空間的開放性。

(10)貓頭鷹之家改造構想草圖(羅瑞鴦繪)

 
           在籌備開幕活動過程中,我及幾位社區媽媽擔心諾大的一個戶外平台若只以平常的紅布條懸掛其上過於單調,呈顯不出這個活動中心從頭開始的“社區參與”精神,便決定號召社區的青少年及社區婦女們,自己動手用廢布拼製出一個舞台的背景布條。在一開始決定這個行動時,大部份籌劃開幕的男性成員都以不必要的態度認為我們是多此一舉,即便是我們自己也都不那麼有把握,但試一試的心情強烈地推動著我們完成了一件對參與過的人而言十分有意義的“社區婦女藝術作品”。

拼製的過程是在已完工的活動中心中進行;而從買底布到收集各家不用的碎布,也都是社區婦女透過她們平常的網絡得來相當多的支援。但由於製作的工作量比想像來得大,原本只預計於開幕前的一個週末進行,未料只完成了其中的四分之一,參與其中的媽媽們便在接下來的一週,輪流於家務的空檔來到活動中心一針一線地用手把碎布縫製在大底布上;大家都十分的投入,做壞了再拆也不嫌累,都是為了希望完成一個美麗的集體作品;其中一位積極的婦女,為了塑造整體形象的立體感,更是去遍尋形狀優美的乾枝,將其與另一位婦女特別製作的立體拼布貓頭鷹一起縫製在布上。

(11)社區婦女縫製「貓頭鷹之家」開幕背景布幕的搆布過程

 
這個行動進行到開幕前一天,也正好是週六,許多先前來過的婦女都再度前來幫忙,也就是這個集體的製作行動,讓不少原本住附近卻相互不熟識的婦女們開始認識,大家在邊縫邊聊的氣氛下,感受到過去少有的“社區感”。而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之間有更多的認識,譬如其中一位婦女靦腆地表示她曾經是個經驗老道的裁縫師,但婚後就已近二十年不再動刀了,而這次的活動不僅讓她重新回記了她的專業技術,也在我們極度讚美聲中尋回失去已久的專業自信。

(12)社區婦女所集體完成的「貓頭鷹之家」開幕背景布幕作品

 
完成的布幕不僅真的十分鮮豔活潑,它在眾參與過的社區婦女眼中,還帶有別人無法感受到的許多回憶,特別是重新在台北這個新的移民社區找回了遺失已久的親切感,是這種感受讓她們相信她是真的屬於這個地方了,也更願意投注更多的心力關心這個提供了家的感覺的地方。當然,繼之而來更重要的是,社區婦女要在相互幫忙的安全感中,設法突破既有對婦女 “志工想像”的社區地位,更積極地踏出步伐,共同開創具有領導社區發展的社會資源。

 

結論

           芝山社區的營造工作雖然目前初步告一段落,但對於社區而言,其實這只是開始。

作為投入社區參與工作多年的專業者,我們在參與過程中學到幾個不論是對於社區,或是對於專業者來說都是十分寶貴的經驗。首先,我們體會到,“社區營造”的意義不僅在於動員社區居民一起來營造自己的環境,環境自主權的掌握更需要人們“認同”這個生活的地方才有意義,因此“找尋認同”、“重建認同”是更為基本的“社區營造”的課題。其次,當我們在找尋認同、重建認同的時候,我們也發覺,社區不是只有一種認同,社區中其實存在著多元與差異;站在優勢一方者,必需以同理心去理解受到忽視的弱勢群體,並且主動將發言的權力交給這些平時沒有發言權力的人們,不論是老人、小孩、身心失能者、貧窮者,以及極為吊詭的,出力最多卻常退居幕後,以他人利益為主的“社區婦女。

           我們相信,社區營造就是在創造一個讓社區各個群體相互導重、相互並存的一個優質的環境;當社區中原本權力不對等關係中的群體能愈來愈有機會對話,社區的認同才不致單一而乾枯,社區的發展才能愈加多元而豐富,社區環境的營造與美化也才能在人的互動中真正綻放出亮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