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台海危機 

1953

共和黨艾森豪執政,宣佈解除台海中立化政策,表明支持台灣。

 

3/5

史達林死亡

 

19541/12

杜勒斯發表立即報復政策,表示中國若發動任何新式侵略,美國決議立即攻擊中國

 

5/11

台灣空軍擊落中共米格15

軍事衝突

5/15

共軍攻佔頭門山、高島、東磯山

5/16

台灣海軍在一江山兩度與中共艦艇遭遇戰

5/17

台灣海軍在浙江沿海擊潰中共艦隊

5/18

台灣空軍在浙江沿海炸沉中共軍艦一艘

7/2

台灣海軍在浙江白沙山擊沉中共艦艇兩艘

7

南韓總統李承晚在美國國會公開要求美國援助南韓與台灣聯合攻擊中共。

 

8/1

中共紅軍總司令朱德向全軍宣佈要解放台灣,並於東南沿海集結約28萬軍隊

危機升高

       8/11

周恩來聲明台灣解放宣言

8/12

台灣海軍掃蕩東山島銅山港擊沉中共艦艇12

 

8/17

艾森豪聲明中共若攻擊台灣,將與第七艦隊防衛台灣周圍島嶼

嚇阻

       9/3

中共砲擊大小金門約五千發(九三砲戰)

攻擊顯示無懼

11/14

太平艦遭中共擊沉

       12/2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共同協議之領土)

明確嚇阻

19551/21

中共佔領一江山

反彈並測試嚇阻有效性

       1/29

美國國會通過台海決議案(Formosa Resolution),授權總統得使用武力防衛台灣「於其認為必要時得使用美國武裝部隊專事確保台灣與澎湖列島,以防武裝攻擊,此一授權包括該地區現由友方掌握之有關陣地及領土之防衛,以及由彼判斷認係確保台灣澎湖所需之其他措施。」(艾森豪於1/24提出)

具攻擊性的模糊嚇阻

       2/5

國府自大陳島撤軍(大陳危機)

美台協議撤軍換取安全承諾

2/13

中共佔領大陳島及沿海諸島(魚山列島、披山、北龍山等)

 

2/16

杜勒斯表示美國將以武力對抗中國解放台灣

 

2/19

東南亞公約組織成立

 

4/18

周恩來餘萬隆會議倡議「和平共存」,願意談判解決台灣問題

 

6/27

中共米格機擊落台灣噴射機與民航機

 

8/1

中共與美國展開日內瓦會談

 

10/1

中共國防部長彭德懷強調透過日內瓦會談緩和台海局勢

 

10/8

美駐捷克大使詹遜(U. Alexis Johnson)向中共駐波蘭大使王炳南提議雙方發表在台灣海峽地區放棄使用武力的聲明。(中共承諾不對美國使用武力,而非對台灣當局不使用武力)

 

 

韓戰後中共發動台海危機的背景因素

1. 繼續完成韓戰前東南沿海掃除國府勢力的軍事行動,完成統一大業。

2. 日內瓦會談後,中共暫時將注意力由韓國及越南移開,但仍視美國及台灣為其生存上最大的威脅。中共特別擔心台灣依賴美國而延緩統一,也擔心美國將台灣、韓國、日本的安全承諾串聯起來形成圍堵。

3. 中共因韓戰而參加日內瓦會談,不僅提昇了中共在社會主義陣營的地位,也對其國際聲望有正面的作用,但是過多的和平氣氛,可能將台灣問題國際化,這是中共所必須遏止的,故必須在言語上解放台灣,而行動上也有所表示以樹立決心。

4. 由於韓戰造成和談的氣氛,貿然發動不僅承受國際的壓力,也必須面臨美國可能的直接對抗,此一情勢也不為蘇聯所樂見,但是不採取行動勢必對統一的勢力難以交代,故採取沿海島嶼的攻擊計劃,既不會明顯引起美國的干預,也不會投入過多兵力。

5. 有限戰爭的設想,符合了中共第一期的五年經濟建設計劃(1953-1958)所設定的工業化基礎建設。

6. 沿海島嶼的有限軍事行動,可減輕國府軍隊對東南沿海的騷擾與破壞,對東南沿海的商業復甦有很大助益。

7. 有限的軍事行動可以測試美國維護台灣的決心,例如國軍被迫從大陳島撤軍,美國海軍協助國府運輸,此時中共海空軍均暫時撤出大陳島,由此可見中美台三方心態。

8. 由於東南亞公約組織即將組成,中共恐懼台灣加入東南亞公約組織,故發動武力影響東南亞公約成員國。

9. 由於長江洪水,導致民心浮動,中共試圖發動反美與解放台灣來凝聚民心。

 

1954台海危機的效益

1. 中共成功地迫使國府放棄大部分東南沿海島嶼,使得沿海一帶城市免遭威脅。

2. 蘇聯被迫在形式上與中共站在同一陣線,儘管赫魯雪夫極不願意因中共問題而與美國對立,但在兩極體系下仍需表態。

3.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訂與台海決議案,使得美台安全承諾明確化,阻礙了中共進一步的軍事行動。

 

1954台海危機美台關係的互動

1. 美國不贊成國府在沿海島嶼部署大量軍隊,也不希望因為這些島嶼而與中共產生正面衝突。

2. 國府堅持不自金馬撤軍,故中美共同防禦美方讓步承擔防衛台灣及其他雙方都認為必須防衛的領土,但也規定美方的義務只限於防禦台灣及澎湖,而國府對大陸採取任何大規模軍事行動,都需經美方同意。

3. 美台雙方的默契促成國府除金馬外,自沿海島嶼撤軍,換取美國安全承諾。

 

1954-55國府自外島撤軍的優劣

1. 撤軍恐引起反攻無望論,打擊國府士氣。

2. 外島撤軍後,國軍無法封鎖東南沿海重要出口,降低防禦縱深與攻擊張力。

3. 堅守外島會造成運輸補給的困難,甚至造成駐軍全軍覆沒的危險。

4. 堅持不撤軍可能會造成美國對台灣安全的支持,甚至無法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喪失明確的安全感。

5. 中共雖欠缺登陸的運輸能力,但台灣對外島若無第七艦隊對補給船隊的護航,也無法堅守。

 

1954台海危機落幕的原因

1. 中共的戰略目標設定為有限戰爭,既然達成以武力宣示統一的決心,而且台灣主動撤出浙東沿海的外島,自然適可而止。

2. 蘇聯並不願意中共將危機升高,避免造成美蘇之間的直接對抗,故赫魯雪夫於1954/10/1參加中共國慶,明為慶祝實為勸阻中共的冒進行為。

3.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訂,使得中共的統一目標在短期內無法實現,故在簽定時中共有一些激烈的反應措施,但之後就試圖尋求與美國對話解決問題。

 

從權力平衡平衡的觀點看1954台海危機

1. 中共的攻擊只是一個內政需求轉成外交行動,但以美蘇而言,這種內政需求的外交手段卻是威脅權力平衡中企圖改變現狀或修正的國家,他所面臨的自然是美國的圍堵政策。

2. 中共的攻擊行為威脅到兩極體系成員的安全感,特別是美蘇深恐因為邊境的衝突導致兩極的直接對抗。

3. 冷戰形成,歐洲與東亞的勢力範圍已明確劃分,中共此時挑戰已達成均勢的區域,自然會被其他國家視為威脅,儘管台灣對中共而言是內戰問題,但台海中立化的政策實施後,早已變成國際問題。

4. 19545月台海之間持續軍事摩擦,中共在8月將危機升高為解放台灣,艾森豪立即表明美國防衛的決心來嚇阻中共,9/3中共砲擊金門以顯示無懼美國的威脅,12/2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將嚇阻明確化,1/21中共佔領一江山以示抗議,1/29美國國會通過台海決議案顯示出攻擊型的嚇阻,此後台灣陸續撤出沿海島嶼的軍民,中共對抗方式亦趨於和緩,顯示出有限戰爭目標已形成新的區域權力均衡。

 

從冷戰的觀點看1954台海危機

1. 冷戰後形成嚴密的兩極體系,美蘇雙方均試圖在亞非的不結盟國家發展集團的影響力,但是對於歐洲與東亞明確劃分勢力範圍的核心利益區域,則是節制集團的成員不製造衝突,避免將集團成員全數拖入衝突中,形成世界大戰。

2. 中共的攻擊看似國共內戰的延續,但是在美蘇分別介入後,就形成集團間的重要課題。對於蘇聯而言,中共可能是個trouble maker,但是台灣亦可能是個勒索者,獲得集團領導的安全承諾,這個正式的同盟將台灣明確地納入圍堵政策的一環。

3. 台灣正式納入兩極的其中之一,除了獲得集團領導的安全保障,同樣也付出行動不自由的代價,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也限制了台灣對大陸的武力行動需經由美國的同意,這是一個集團領導與從屬的權利與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