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餐具內的潛藏毒素

認識餐具內的潛藏毒素,上班族保護自己的健康

vermilion 發表於 2013年8月20日

TwitterPlurk 餐具是用餐的好幫手,精美的餐具能夠展現品味,拋棄式餐具帶來無比便利。不過這些餐具卻可能暗藏毒素,讓我們吃下肚而渾然不覺,長久下來對健康傷害甚巨。這邊列出日常生活經常使用到的餐具,像是免洗筷、保特瓶、保鮮膜等等,解說他們潛藏哪些毒素,並列出其使用建議或是配套措施。

免洗筷

為了應付現代繁忙生活,廠商推出了免洗筷這種東西,號稱便利且衛生,實際上卻問題重重。廠商為了避免筷子發霉受潮而塗上防腐劑,並加塗漂白劑讓外表看來光鮮亮麗,殘留的消毒用化學物質經常沒洗乾淨,包裝上的劣質染料會附在筷子表面。這種東西根本碰不得,更別提塞進嘴吧裡了。

▲免洗筷容易有毒素殘留。

為了避免使用免洗筷,許多人經常自備衛生筷。不過自備的筷子並非萬無一失。因為許多筷子都在表面塗上鮮艷的漆料,這些漆料含有鉛或鎘之類的重金屬,並不適合使用。

那我們該怎麼選用筷子呢?建議使用沒有塗料的木製或竹製筷子,黑檀木、紫檀木或檜木都是很理想的材質。金屬筷也不錯,不過請避免使用鋁製品,因為鋁在體內累積會傷害大腦,造成智力衰退等症狀,不可不慎。

▲金屬衛生筷耐用又健康。

塑膠容器

塑膠容器是現代的流行產物,舉凡便利商店的餐盒和美耐皿,重量輕又方便,吸引許多人使用。不過塑膠的本質就是毒物,並不適合拿來當成餐具,尤其是亞洲食品以熱食為大宗,塑膠容器受熱會產生許多毒素(包含聞之色變的塑化劑)甚至是色素,誰吃下去誰倒楣。

▲避免使用染色的塑膠瓶

塑膠並非完全不適合使用,而必須根據其特性來使用,比如說耐熱耐酸的聚丙烯(PP)適合裝豆漿或果汁,美耐皿適合裝冷盤等等。不過即使是耐熱的聚丙烯也頂多承受140度的溫度,而且塑膠餐具的成分並不穩定,耐熱溫度僅供參考,不保證安全。

▲聚丙烯是半透明且表面粗糙。

更何況塑膠容器的有毒物質既多且複雜,用久了有可能釋出毒素。拿塑膠裝食物,怎麼想都是件危險的事。其實最理想的方法就是避免使用塑膠容器,改用陶瓷或是金屬餐具最保險。

美耐皿

美耐皿是一種合成樹脂,以甲醛與三聚氰胺聚合而成的產物,能夠耐高溫,經常拿來當成餐具。然而美耐皿是有爭議性的產品,不僅因為成分包含聞之色變的三聚氰胺,而且他號稱耐高溫是指高溫下不變型,但是本身的三聚氰胺在低溫下就有可能釋出,碰上酸或是油更會催化其釋出速度。

▲精美的美耐皿卻暗藏危機。

美耐皿的另一個缺點是壽命短。瓷器或金屬餐具可以用很久都不會壞,但是美耐皿的結構過沒幾年就會弱化,容易受到刮傷而釋出三聚氰胺,然後溶入食物中被吃下肚,傷害生殖和泌尿系統,並提升至癌風險。

微波爐

微波爐具有瞬間加熱的優點,令他成為受歡迎的烹調工具。不過微波爐卻暗藏一些危機,食物過度加熱可能產生有毒物質,或是破壞原本的營養。如果用聚丙烯以外的塑膠容器裝食物,可能因為高溫而釋出有毒物質。如果食物上方覆蓋保鮮膜,會因為高溫而釋放氫氯酸和塑化劑。

▲使用微波爐應避免覆蓋保鮮膜。

為了將風險降至最低,使用微波爐應該以短時間的加溫為原則,避免長時間煮食,同時採用陶瓷或玻璃容器來裝食物。非不得已必須使用塑膠容器的話,要使用耐微波的產品。

保麗龍

保麗龍是聚苯乙烯(PS)的產品,是工業上經常使用的建築材料,人們卻把他拿來當成容器裝食物。保麗龍的最大問題就是穩定性低,很容易受到影響而腐蝕或剝落而且耐熱性差,80度左右就就會開始釋出致癌的有毒物質。廠商甚至為了提升保麗龍性能而添加其他化學物質,都可能混在食物裡被吃下肚。

保麗龍根本不適合裝食物,能不要用就不要用。某些店家會用保麗龍裝食物或熱湯,簡直就是毒物總匯,光用想的就頭皮發麻。

▲保麗龍杯不安全又會造成公害。

塑膠袋

塑膠袋是非常方便的玩意,看看攤販賣的蚵仔麵線、茶葉蛋、滷味等等,幾乎都是用塑膠袋來裝盛,塑膠袋簡直就是台灣小吃文化的一份子。不過塑膠袋和塑膠容器有著一樣的缺點:不耐熱、怕酸又怕油。而且塑膠袋比塑膠容器還薄,在高溫下釋出毒素的效率更上一層樓。居然用這種東西裝食物?

▲應避免使用塑膠袋裝熱食。

最近市面上出現一種叫作耐熱塑膠袋的產品,不過他所謂的耐熱是指「在高溫下不變型」而非「不釋出毒素」,危險性並沒有比較低。

保鮮膜

保鮮膜是用來避免食物與空氣接觸的工具,從家裡的剩菜到量販店的現切水果,都得靠保鮮膜搞定。不過保鮮膜本質是塑膠,就有其潛在風險。想想看,要讓塑膠變得這麼柔軟,一定加了很多的塑化劑;為了避免產生變質,得加入安定劑與抗氧化物。食物上面蓋上保鮮膜,原本能吃的都變成不能吃了。

要安全使用保鮮膜,就不要讓他與食物接觸,以免產生變質。如果要用來加熱,記得開一點空隙讓熱氣出來,能夠全部撕開最好。另外建議改用PE或PMP材質的保鮮膜,雖然較貴且黏性差,卻沒有傳統保鮮膜(PVC)的致癌物,對環保或是健康都有幫助。

▲保鮮膜與食物接觸可能釋出毒素。

塑膠湯匙叉子

商店為了服務顧客,點聖代會附塑膠湯匙,點涼麵會送塑膠叉子。商店的貼心固然立意良善,但是這些塑膠餐具卻有很大的問題。大部分的塑膠製品都不耐油與酸,拿來吃油膩的食物或是酸酸的沙拉都可能會釋出塑化劑,混在食物裡吞下去。

換個角度來看,吃冷食或是不油不酸的食物,就能放心使用塑膠餐具嗎?這可不盡然,因為就算用塑膠餐具吃冷的食物,雖然沒有熱食這麼明顯,依舊可能釋出毒素。而且我們不清楚食物裡面有多少酸性和油脂,塑膠餐具的安全性令人存疑。總之就是一句話:別用塑膠餐具,用自己的環保餐具吧。

▲塑膠餐具不適合拿來用餐。

寶特瓶

寶特瓶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產物,其中文名稱「寶特」就是來自於其原料縮寫PET。寶特瓶的缺點是耐熱性低,如果將其放在太陽下或是炎熱的倉庫,或是裝汽水與果汁等酸性液體,會釋出一種名為雙酚A的環境荷爾蒙,甚至是致癌的重金屬銻,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有毒物質。

除了飲料,某些醬油也會用寶特瓶來裝。問題在於許多醬油並非用傳統釀造,而是以鹽酸催化的方式來製作,這種醬油不僅有一股化學臭味,同時會刺激寶特瓶釋出有毒物質,這種醬油還是少吃為妙。

▲寶特瓶裝醬油可能帶來風險。

以前買米酒都是用玻璃瓶裝盛,最近也看得到使用寶特瓶的版本,危險的作法。因為米酒裡面的酒精是有機溶劑,與寶特瓶接觸會促使其釋出有毒物質,不消幾天就能看出其效果。換言之,市面上的寶特瓶米酒裡面大概都已經釋出不少的有毒物質,等我們來吃下肚,太可怕了。

▲米酒與其用寶特瓶裝盛,不如用玻璃瓶。

紙製產品

由於塑膠製品問題重重,許多人改用紙製產品來裝食物,如速食店的漢堡與蘋果派,或是便利商店的飲料等等。不過紙是會吸水的,所以廠商會在表面塗上工業蠟或是塑膠的防水膠膜。倘若用這些紙製產品裝熱食熱飲,這些亂七八糟的毒素就會釋出,到頭來還是不安全。

如果吃過雞排或是鹽酥雞,可以發現包裝紙上印有「防油」的字樣。所謂的防油,就是在表面塗上全氟烷化合物(Perfluoroalkyls)的物質,這個玩意會在體內累積,導致肝臟病變與生長速度趨緩,甚至有致癌的可能。

▲紙袋上的塗料可能滲出來。

結語

看到這裡可能會很驚訝,沒想到身邊的餐具居然危機四伏,甚至長年使用而對其風險渾然不覺。自己的健康必須靠自己來把握,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主動避開這些餐具,改採衛生餐具,並減少外食的攝取次數。或許短期間看不出成果,但是長久下來對健康一定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