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區域經濟發展趨勢與亞太前景

                   

 

經濟的「理性見解」告訴我們,

 

下個世紀將是全世界各國經濟整合的時代;

 

文化的「非理性見解」卻插進來通知我們,

 

這也將是族裔權利伸張與民族主義復興的世紀。

 

然而,我們能不能

 

讓全球經濟需求與這些復甦的民族主義主張達成和解?

 

或許聯邦主義,可以讓

 

區域、世界、民族這三種實力不相上下的力量藉以謀求折衷。

 

Carlos Fuentes∼

( 墨西哥當代小說家 )

 

 

 

 

 

教學目標

 

1.   全球區域經濟發展下的集團組織概況。

2.   闡述區域經濟整合的基礎理論發展,並分析整合的流派與階段性發展特色。

3.   分析當前中國大陸內部區域發展面臨問題。

4.   面對區域經濟整合趨勢,未來中國大陸可能的發展方向。

5.   面對區域集團化發展以及中國大陸經濟迅速崛起,未來台灣永續經營的可能發展方向。

6.    探討區域集團化發展將導向未來區域保護主義盛行或全球一體化。

 

 

第十四章  區域經濟發展趨勢與亞太前景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區域經濟發展趨勢

一、區域經濟的概念

二、整合的概念

三、整合的背景條件

四、整合論的流派

五、區域經濟整合的階段特性

第三節  亞太區域經濟

一、中國大陸社會經濟二元化發展

二、中國大陸區域不平衡發展

三、中國大陸未來可能發展趨勢

四、台灣在區域整合趨勢的前景

第四節  結論:區域整合與全球化趨勢

 

第一節  前言

 

區域集團化以及全球化發展是當前和未來人類經濟、社會、政治發展的主要趨勢。兩次世界大戰後,全球形成資本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兩大陣營的意識形態對立,直至八0年代末,蘇聯東歐集團解體,國際社會進入後冷戰時期的經濟較勁,在此階段,面對全球市場的劇烈競爭,區域經濟整合業已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主流。

 

隨著一九九九年歐元的誕生,全球三大區域經濟組織不僅在國際金融市場展開美元、日圓以及歐元的角逐,更在世界貿易組織 ( WTO ) 協商談判的同時,以區域貿易自由化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形成區域貿易壁壘,未來全球化發展似是漫漫長路。而面對此一國際經濟環境的發展趨勢,中國大陸以其快速的經濟發展成為未來影響亞太地區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大陸是否能持續經濟、社會、政治穩定發展?即成為眾所矚目的問題。另方面,面對區域經濟整合趨勢,以及中國大陸的發展潛力,未來台灣永續經營 (註一) 的利基為何?都是吾人所關切的未來議題。

 

第二節  區域經濟發展趨勢

 

    近代區域經濟學的理論,是隨著區域計劃與政策的施行而發展起來的。我國禮運大同篇所描繪的「大同世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古希腊柏拉圖的「理想國」、十六世紀的「烏托邦」、「太陽城」等,雖只是社會發展思潮中,基於對現況不滿而產生的幻想與憧憬,卻也稱得上是區域理論的濫殤。

 

一、區域經濟的概念

 

    W.H. Miernyk 之定義,「區域科學」(regional science)或「區域研究」( regional studies) 是社會、經濟、政治及行為等現象中,含有空間概念者之研究的科學。而區域科學中,以經濟觀點研究的部分即為「區域經濟學」。換言之,區域經濟學是以經濟學觀點來研究:在資源分配不均又無法完全自由移動的世界中,各個地區之差異,及地區間關係之科學。因此,區域經濟學是一門具備科際整合特性的學科。

 

    另一方面,就區域經濟研究的對象而言,「區域經濟」涵括兩個範疇的研究:一是,針對單一國家內部區域經濟不平衡發展的問題,尋求縮小區域間經濟發展差距的策略研究;例如,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地區經濟計劃等。二是,超越國家地理概念的區域經濟整合;例如:圖們江開發計劃、東南亞國協東部成長區( EAGA )、世界三大區域經濟組織等。

 

    區域整合是當前及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目前世界三大區域整合體分別為:歐洲聯盟( European Union, EU );北美自由貿易區( 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rea, NAFTA );以及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sia-Pacific Economic Community, APEC )。三者中,以 EU的整合歷時最久,整合的程度亦最成熟,不僅已達人員、商品、勞務、資本自由移動的「單一市場」( Single Market ) 目標,更完成區域法定貨幣──歐元( EUR ) 的啟用。亞太地區的整合構想雖緣自一九六O年代日本所提出的太平洋盆地經濟合作,但自APEC成立以來,強調以亞洲瀕太平洋國家為主要經貿合作關係的「亞洲主義」,與主張「亞洲─太平洋」區域經貿關係的「亞太主義」路線之爭,一直是亞太區域整合的障礙,而各國因應亞洲經濟危機的策略,更加深區域經濟合作的困難。三大區域整合進程見表一∼三。

 

二、整合的概念

 

    快速的經濟與科技發展是二十世紀人類社會的兩項重要特質,而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便隨著經濟與科技的加速發展而日益緊密;隨之,從事此類「國與國間關係發展的過程以及可能帶來的結果」之研究,便逐漸發展成一套整合論( integration theory )。

 

    關於「整合」一詞的概念或定義莫衷一是,有部份學者將其詮釋為統一( unification ) 或合作( cooperation ) ,但無論是統一或合作,都未能將「整合」一詞中所涵概的「互動」特性以及「發展趨勢」特性清楚表達。此外,「整合」更有別於「融(溶)合」( mixture ), 因為融合講的是「融化匯合為一」;就像世人所謂「美國是民族的大熔爐」,由於高度的民主化,不管白人、黑人、黃種人,毋論亞洲、非洲、歐洲種族,幾代世居下來,對於自己母國的認知與了解幾乎消失殆盡;吾人所戲稱的「黃香蕉」( Bananas ) 即意指,移居美國的亞裔族群雖然有著黃皮膚,但是在民族性上已被融合為更具西方特質的族群。

 

反觀,「整合」所凸顯的卻是在互動的過程( process )與可能發展( possible developments )中,以協商或協議為工具來達到某些共識,並且在此一共識下承認並接受個體成員的個別性存在;例如,在國會議程中,各政黨透過黨團協商來促成提案的決議共識,便是整合各黨派對提案的理念與主張。

 

    至於「趨合」( convergence ) 或「趨同」的概念則是指,在整合的過程中向一個目標點策動並達到相交的目的;例如,歐盟成員國在一九九二年簽定的馬斯垂克條約中設定:各會員國必須在加入經濟暨貨幣聯盟( EMU ) 前達到通貨膨脹率的趨合標準,以維持高度的物價穩定性;而該通貨膨脹率的趨合標準則是指在加入聯盟的前一年,其消費者物價指數不能超過三個表現最佳國家平均指數的一•五%。由此可見,趨合不僅是整合過程中的積極動力,更是整合過程中政治決策的客觀基礎,因為參與整合的國家經由協商後訂定趨合標準,各參與國必須達到趨合標準才能加入經濟暨貨幣聯盟;因此,在整合過程中,各參與國家是循序漸進地先後加入聯盟。

 

三、整合的背景條件

 

    根據 Robert Keohane 與 Joseph Nye 的歸納,各個國家或經濟體在下列兩項客觀條件下更有利於整合的進行:

1. 國家社會菁英的主要價值觀相近,並且參與國政府間能相互有效地調適、回應它國的需求。例如,一九七O年代末期,美元貶值的危機造成國際金融亂象日益惡化,當時擔任盧森堡總理兼財政部長的 Pierre Werner 為穩定歐盟會員國的匯率,便提出三階段達成貨幣同盟的「韋納報告」。之後,歐洲貨幣整合之路波折迭起,歐盟各會員國於一九九二年簽署馬斯垂克條約,歷時數十年的歐元發展終於達成訂定各國參與經濟暨貨幣聯盟的趨合標準。其間若非各國政治人物的遠見與氣度,居間奔走斡旋,以及會員國人民的理性支持,歐盟也難於世紀末完成貨幣整合的重要里程碑。

 

2. 參與國家是否具備調整本國政策與制度的能力,以因應整合所帶來的各種壓力,並回應整合體的需求。例如,東協自由貿易區計劃原定一九九三年開始逐步推行區域內貿易自由化,但部分成員國在面對企業壓力,以及本身經濟體制調整的難題,不得不延遲計劃的時程。換言之,參與整合國家調整本國政策與制度的能力是區域整合能否依協商計劃如期達成的重要因素。

 

    就當前亞洲經濟危機來看,多數東亞國家在面對金融管制以及自由化的兩難衝擊下,經濟議題與政治、安全考量孰重孰輕?亞洲各國是否能調整國內經濟政策以配合區域整合的發展?都是關係未來APEC能否與EU、NAFTA 形成全球三足鼎立的區域經濟發展趨勢。

 

四、整合論的流派

 

    由於整合論缺乏一套嚴謹的、經過整合的理論體系,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功能主義論( Functionalism )、新功能主義( Neo-Functionalism )、傳播學派( Communication School )、聯邦主義( Federalism )等四個流派,整合理論各流派的比較分析見表四:

 

1. 功能主義論:功能主義論者認為,由於科技、經濟與通訊的快速發展,國際社會便形成相似的社會、經濟、環境問題;例如,人口加速成長、糧食供應不足、全球氣候變遷、環境品質惡化等現象。為解決各類共同的問題,國際間合作的機會亦隨之大增,而國際合作擴大的發展將促成各國政治的結合。至於在整合的策略上,功能主義論者主張應從爭議性小、非政治性的領域合作開始,並在整合過程中,逐漸擴大至有利於世人福址與需求的整合。

 

    由於功能主義論者認為,整合的最後階段是建構一個符合世人需求的適當組織( appropriate organs),而人們也會將對國家的效忠轉至對此一組織的效忠,因此可見,功能主義論對國家角色是抱持負面的態度。若以未來學「許多可能未來基本原則」( the principle of many possible futures )來審視功能主義的整合論,可發現:功能主義對整合理論的最大貢獻在於凸顯科技與經濟的變遷對國際關係的衝擊與未來極具可能的( plausible ) 發展趨勢。

 

2. 新功能主義:有別於功能主義論的科技決定論傾向,新功能主義認為,政治整合並非完全由經濟與科技的因素決定,政治力是整合過程中另一項不容輕忽的因素。新功能主義基於歐盟整合的經驗而提出,「擴散效應」( spill-over effect )會使經濟整合的範圍擴大至政治層面的整合。但是,新功能主義並未如功能主義般,提出未來適當組織的產生,反之,卻避免涉及預測的最終結果,因為新功能主義者對於整合的最終結果缺乏共識。至於新功能主義對整合最大的貢獻,在於凸顯政治力在整合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3. 傳播學派:傳承自新功能主義的論述,傳播學派進一步提出,參與整合國家的政治菁英、利益團體與輿論對於整合的態度和立場是影響整合前進或倒退的關鍵因素。通常隨著整合漫長的過程,政黨、利益團體與輿論的立場或許可能改變,為了維持整合的持續進行,必須拓展成員國進一步合作的機會;例如,成員國在達成自由貿易區的整合階段後,雖然區域內關稅減免,但各成員國的稅制不一對企業發展仍具障礙,可能造成整合停滯,乃至影響政黨、利益團體與輿論對整合的認知,因此,進一步推動共同稅制政策的建立,不僅有利於進一步的整合,更帶來整合方式或制度的創新,以及人們對整合利勢的認知。

 

    4. 聯邦主義:聯邦主義的理念是先「統」再「合」;換言之,聯邦主義者主張整合應從政治著手,期望經由制度的設計促使各參與國接受統一的安排,但是對於無法整合的部份,各成員國仍保有高度的自主權以決定其適用的制度與生活方式,中央主管國防、外交與涉及全會員國的事務。總之,聯邦主義的特色是從政治的統一帶動經濟、社會與人們認知的整合。

 

五、區域經濟整合的階段特性

 

    如果說區域經濟整合的發展趨勢是全球經濟一體化,而整合過程中各個不同程度或內涵的整合型態便各有其特性,例如,東南亞國協( ASEAN )是以政府間明確的協定為基礎,自一九九三年元月始施行階段性的區域內關稅減免,以促成東南亞國協自由貿易區的形成;而我國在菲律賓蘇比克灣的合作開發計劃則是屬於促進雙方經貿關係的地區性合作,未具區域經濟整合的實際型式;至於所謂的大中華經濟圈只停留在構想的階段,離區域經濟整合組織的目標仍有漫長的一段路要走,畢竟此一構想中的成員國仍存在著國家分治的事實,以及海外華人國家認同等諸多棘手問題亟待解決。

 

一九九一年日本出版的《通商白皮書》曾對「經濟一體化」下了如是定義:「透過減少貿易障礙、經濟合作等手段,以加強某些特定國家之間經濟聯繫的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行為」。而在達成經濟一體化之前,區域經濟整合組織則依整合程度的高低可歸納為:(一)優惠貿易協定;(二)自由貿易區;(三)關稅同盟;(四)共同市場;(五)貨幣同盟;以及(六)經濟同盟等六個發展階段。至於各階段的區分則是以區域內貿易障礙的消弭、共同的對外貿易障礙、區域內生產因素自由移動、會員國間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協調、共同貨幣與中央銀行的設立等指標,作為各區域經濟整合發展的階段特性。各階段區域經濟整合的模式與特性見表五。

 

    由表五各區域經濟整合模式的特性可看出,目前歐洲聯盟在歐元誕生後,即邁入經濟同盟的整合階段,雖然歐元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遠落後於美元及日圓的穩定,但以當前歐盟區域整合相較於APEC與NAFTA成熟的事實,未來歐盟在世界貿易市場中,將更能發揮集團的競爭力。至於現階段的北美自由貿易區則處於優惠貿易協定的整合階段。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整合程度連第一階段降低會員國間關稅暨非關稅障礙的目標都尚未完成,在亞洲經濟危機後,正面臨「亞洲主義」與「亞太主義」的拉距戰,未來區域整合的加速推動自非一蹴可及。

   

 

第三節  亞太區域經濟

 

二十世紀九0年代始,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地區繼亞洲四小龍之後,以其快速的經濟成長和現代化發展為東亞奇蹟再添新頁。亞洲經濟危機之後,中國大陸堅守人民幣不貶的防守戰,不僅為亞洲金融市場的穩定付出貢獻,也同時將中國大陸推向亞太區域要角的地位。另方面,中國大陸在歷經二十載的社會主義經濟改革後,內部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已成為未來中國大陸經濟、社會、政治持續發展的潛在危機,而此一潛藏的不穩定因素亦將影響未來中國大陸在亞太地區以及全球的強勢發展。

 

一、中國大陸社會經濟二元化發展

 

    一九八九年,中國大陸對外改革開放屆十年,北京當局以武力鎮壓學運和民運的強勢手段不僅令全世界感到震驚,也使各國外資紛紛撤離。回首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始末,歷經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改革十年的中國大陸,由過去社會主義齊頭式平等的社會型態,轉而呈現貧富懸殊、城鄉差距、區域差異等社會、經濟二元化的現象,「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改革口號實現了,但「這部分人」所凸顯的卻是貪污腐敗、官倒營私的沉痾。

 

改革開放十多年來,的確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但這部分因社會主義改革而致富者不但未如當權者所言「藉由這部分人來帶動全體中國的經濟發展」,甚且被指控利用非經濟手段強獲社會資源,進而造成社會、經濟二元化的發展。面對經濟改革的持續加溫,大陸新富階級的消費習慣及生活方式已與迅速移入的西方經濟型態緊密結合,貧富差距益加深。

 

    大陸中國科學院胡鞍鋼等人在進行「中國地區發展不平衡研究」後指出,一九五二至一九七八年間中國地區平均國民所得的相對差距是不斷擴大;一九七八至一九九O年相對差距則不斷縮小;然而,一九九O年後地區平均國民所得的相對差距卻呈現擴大的趨勢,貧富懸殊的現象正隨著經濟改革的加速而擴大。綜觀大陸社會經濟二元化發展的現象,應是導因於對外經濟改革開放所採行的傾斜發展策略所至。

 

二、中國大陸區域不平衡發展

 

    由於經濟改革初期,中共中央以發展東南沿海經濟特區及試點作為社會主義漸進式經濟改革的發展戰略,此一傾斜經濟發展戰略欲藉由東南沿海逐步向兩江流域、西部發展的梯度推移來達到區域經濟發展的目的;例如,在東南沿海地區發展出口導向產業、享受國家各項優惠措施、引進外資等,先讓大陸東南沿海地區達到「成長極」( growth pole) (註二) 之後,基於擴散效應使然,區域間的經濟差距自然會縮小。

 

    然而,自一九七九年以來,大陸農村剩餘人口除了湧向省縣地方大城市打零工外,更千方百計取得特區通行證,或者偷渡進入東南沿海地區當臨時工;特區的開發或許圓了少數來自農村偏遠地區民工的掏金夢,但也製造了扭曲的價值觀,以及不平衡的階級心態,進而造成大陸都市治安問題的惡化。經濟的擴展效應尚未推展,社會的不穩定氣氛卻已彌漫。

 

聯合國《一九九四年人文發展報告》指出,全球地區差異最大的四個國家分別為:中國、巴西、尼日和埃及。上海和北京的人文發展指標居全球第31位,排名較南韓和新加坡還前,而青海和西藏的排名則分居第110位和第131位,顯見中國大陸不僅各地區經濟發展差距較大,社會發展差異亦頗懸殊。

 

針對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胡鞍鋼等的研究提出以下七項解決的策略:

1.    進行稅制改革,以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援助較落後地區;

2.    加快中西部地區改革開放的步伐;

3.    產業傾斜與地區傾斜相結合,東部沿海地區重點發展科技密集型產業,中西部地區發展能源和原材料工業;

4.    調整農村的產業結構以促進中西部地區非農產業的發展;

5.    擴大中西部基礎設施的建設;

6.    建立市場經濟體系以促進生產要素向落後地區流動;

7.    發展私營經濟以推動國營企業改革。

 

    對外改革開放之後的快速經濟成長,期讓中國躋身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舞台的重心。然而,面對跨世紀的來臨,中國最大的勁敵是近二十年來本身體制轉型所積沉的難題,經濟二元化所潛藏的社會不穩定因素、區域不平衡發展直指國家體制的最佳可能選擇,在在影響未來中國大陸持續的經濟、社會、政治發展,以及其在亞太區域整合所能扮演的重要角色。

 

三、中國大陸未來可能發展趨勢

 

面向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前景是樂觀可期的,但也不無可能欲繼乏力,以下為兩種未來中國可能的發展途徑:

 

一是,樂觀的大中華世紀論。誠如《第二曲線》一書的作者Ian Morrison所言,中國是二十一世紀全球經貿市場的第二曲線國家 (註三),因其在已開發國家所奠立的科技基礎下,享有「落後的優勢」;例如,發展中國家因利用外資投入經濟建設,無須經過冗長的本國儲蓄累積,因此可縮短經濟起飛的時間,並得以發揮跳躍式發展的高經濟成長。

 

在全球化( Globalization )與區域化( Regionalization )經濟發展並行的趨勢下所形成的全球商業中心,期將歐洲、北美洲和亞洲等三大區域經濟體聯繫為全球經濟體系,而位居東亞中心的中國大陸地區,正迅速形成包括香港、深圳、廣州、珠海、澳門的大香港城市群,以及包括上海、無錫、蘇州、南京和寧波的大上海城市群兩個全球商業中心。預計至二O二O年,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及長江流域的開發將可為中國帶來第二波快速的高經濟成長,而成為東亞經濟強國,並以國內市場做為吸納北美及歐洲經貿的樞紐,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擔負重任。

 

二是,悲觀的中國質疑論。東亞經濟發展的模式自八O年代中即名噪一時,但在過去幾年,中國及東南亞各國高經濟成長的背後卻潛藏著投資過熱、各項經濟制度不健全的隱憂,亞洲金融危機後,中共當局堅守港幣、人民幣不貶值的作法,反應的是政治面因素或經濟面考量?擴大內需市場在近2000萬國營企業下崗職工﹝國營企業冗員轉業﹞以及近8000萬待業﹝失業﹞人口的情況下如何推展?而中國大陸自對外改革開放以來因社會經濟二元化、區域不平衡發展所呈現的弔詭現象等,都將成為未來社會政治動盪的誘因,進而阻礙了經濟的持續發展。

 

    Lester C. Thurow在其著作《Head to Head》 中即曾提出,東亞各國所潛藏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以及區域內外交關係等,將是阻礙其成為二十一世紀全球導航者的不穩定因素;反觀歐洲聯盟,歷經數十年的區域政經整合,在歐元誕生後,又向經濟同盟的目標邁了一大步,未來歐洲聯盟對全球經貿發展的影響力必然持續擴大。因此,下一個世紀歐洲將可能再度成為世界舞台的重心。

 

四、台灣在區域整合趨勢的前景

 

倘若二十一世紀上半葉中國大陸的強權趨勢銳不可擋,未來台灣可能的發展方向為何?台海兩岸的局勢時明時晦,西進的台商在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後,雖是第一個提著手提箱回到中國大陸的投資客,然而我對大陸經貿政策卻受制於政治因素,未能掌握政經談判的時機以拓展實質經貿利益。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巡,為中國的經濟改革立下百年不變的發展理念,自此,長安商賈絡繹於途,中國已成為吸納國際資本的新興市場。台灣對大陸而言,政治的目的遠高於經濟的效用。

 

另方面,我「國策研究院」的研究亦指出,九O年代初美國有鑒於後冷戰時期國際環境的轉變,遂調整其亞太戰略,將亞太地區劃分為七個次級經濟圈,分別為:環日本海經濟圈、圖門江開發計劃、渤海經濟圈、黃海經濟圈、華南經濟圈、泰銖經濟圈及成長三角。在美國的亞太政經戰略佈署中,台灣被圈入華南經濟圈,也就是包括香港、珠江三角洲和福建、廣東、海南等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僅管此一次級經濟圈是當前大陸經濟發展最迅速的地區,然而值得省思的是,過去二十年來,大陸所採行的漸進式傾斜發展政策,基本上已推動了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起飛。大抵而言,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已掌握當今經濟發展的三個要素:資本、技術與人力資源,而這也顯示:台灣在此地區的絕對優勢正逐漸下降,因此,為台灣的永續經營謀略可謂當務之急。

 

區域整合既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台灣在「西進」的同時,更應兼顧「南向」與「北引」。西進的步伐應沿江而上,涉入長江三角洲地區,並藉以向外聯繫黃海經濟圈;由於長江流域的上、中、下游分工體系正加速形成中,在中國未來可能地區分治的發展下,長江三角洲地區位處大陸對外樞紐,大上海都市群可望成為世界商業中心之一,因此,台商未來應調整過去偏向東南沿海地區的集中投資。南向是為了繫住與東南亞國協的經貿關係;東南亞國協自由貿易區擬提前至二OO二年完成區域內關稅自由化的目標,我尋求產品國際分工的企業應儘早進入東南亞國協,以因應區域經貿壁壘的高築。至於北引則是需要加強與日本、歐美各國的合作,積極引進跨國廠商來台投資電子、機械、光學、精密、航太及生物科技等高科技產業,以擴大我研發部門的實力。

 

第四節  結語:區域整合與全球化趨勢

 

儘管區域整合與全球化是當前及未來主要經濟發展趨勢,然而欲由區域整合邁入全球經濟一體化,仍有一段艱辛的路待走。

 

首先橫亙在前的是各區域整合的程度不一,阻礙全球化的推進。歐盟在完成歐元的催生後,已踏入區域整合的最成熟階段──經濟同盟。而北美自由貿易區雖然預定在OO年擴大成美洲自由貿易區,但在國際社會自後冷戰時期由兩極化世界結構轉向新的多極秩序的過程,拉丁美洲各國卻因處於民主生態和經濟社會的調整時期,極少參與國際事務,基於過去拉丁美洲對北美經濟強勢的芥蒂,美洲整合自非易事。至於亞太經濟合作會議自亞洲經濟危機後,又重燃區域內「國家主義」、「亞洲主義」與「亞太主義」的拉距戰,東亞各國在面對經濟困境時保護主義的聲浪再度揚升。

 

    另方面,部分國家對於全球化的認知仍持審慎態度,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即提出,國際社會的相互依存關係加深促使「全球化」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然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是一種趨勢而非目標,因為自由化是為了促進穩定,而不是以此作為政策的指導原則。再者,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可能帶來的問題,例如,政府職能的運作受制、無力承受國際危機等,必然導致經濟、社會、政治的亂象而退回區域保護主義或國家主義的原點。

 

    由圖一全球經濟一體化架構可分析全球經濟發展的可能趨勢,當參與整合的國家意見領袖達成參與區域整合有利於國家整體發展的共識後,便循序推動該國經濟政策與制度的調整以回應整合的進行。而在整合過程中,各國資本市場開放、各國經濟發展差異、國家政府機制調整,以及企業全球化發展、國際經濟組織推動等,是影響區域整合核心目標──「市場自由化」的重要因素;當上述各項問題都能產生良性的互動,國際社會即朝向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反之,則可能重返區域保護主義或國家主義的路線。換言之,區域整合可能面臨諸多不可測的變化,例如,部分國家在貿易障礙調降時,國內某些產業可能因市場開放而引起企業或生產者的反彈;全球企業的利益與國家產業發展目標衝突;個別國家因不同經濟制度或發展程度,使得自由化的步調不一而造成成員國間的蹊蹺;國家政府在面對內部壓力以及外部衝擊時無法發揮職能等,都是市場自由化的不確定因素。當然,國際組織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組織、聯合國等能否發揮功能以維持世界政治經濟秩序亦為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區域經濟的發展已是當前國際經濟的主流,未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理想雖非一蹴可及,但在結束冷戰對立的局勢後,穩定的經濟發展已是全人類共同亟望的目標,在此共識之下,全球化趨勢自有其發展的利基。

 

 

註釋

 

註一  永續發展的概念意指,經濟發展的目的除了重視經濟成長的攀升,亦應同時兼顧環境保護的責任,以及民族生存的文化傳承。就未來台灣永續發展的前景而言,應在「根留台灣」的願景中,強調未來我國產業政策的目標,以及面對區域整合、大陸經貿實力的策略選擇。

 

註二  發展中國家在推動經濟起飛的過程中,並非所有地區在同一時期都能達到等速的經濟成長,而是在某些區域因市場機制的功能,或政府經濟發展計劃的施行,產生經濟效益,促成發展,而這些快速經濟成長的地區在整體發展中國家被視為「成長極」( Growth Pole )或「發展極」。區域經濟發展理論對於「成長極」的論述,提出兩個可能的發展效應:一是擴散效應,二為滯阻效應。擴散效應會促始成長極外圍地區的經濟發展;而滯阻效應則會造成成長極外圍地區的經濟衰退。相關區域經濟發展詳細資料,請參閱于宗先主編,《經濟學百科全書:空間經濟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134~158。

 

註三  Ian Morrison在其《第二曲線》一書中指出,新興市場是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的主角,而包括中國、印度、印尼、巴西、俄羅斯和南非等國家,在跨世紀的經濟發展中呈現了以下三特性:龐大的消費市場、投入全球市場競爭追求成長、產生貿易順差並累積外匯存底。而上述第三世界新興市場因其消費潛力成為企業在全球競爭的必爭之地,外資的投入除了加速資本累積,更帶來技術轉移,政經觀察家認為,未來這些國家將因而掌握全球經濟的主導力,為企業在全球競爭中創造第二條的成長曲線( The Second Sigmoid Curve ),因此,上述第三世界具市場發展潛力的國家遂被稱為第二曲線國家。

 

 

重要專有名詞

 

區域經濟整合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單一市場  Single Market

趨合標準  Convergence Criteria

功能主義  Functionalism

新功能主義  Neo-Functionalism

傳播學派  Communication School

聯邦主義  Federalism

擴散效應  Spill-over Effect, Spread Effect

全球化  Globalization

區域化  Regionalization

國家主義  Nationalism

亞洲主義 

亞太主義 

 

 

問題討論

 

1.        「中華經濟區」( Chinas Economic Area )是部份學者所倡導的華人經濟網路概念。請就整合的有利背景條件來分析「中華經濟區」達成「經濟同盟」整合階段的可能性。

2.        面對區域整合的國際經濟趨勢,請提出台灣未來可能的發展途徑。

3.        你認為區域整合是邁向「全球化」的捷徑或障礙?理由為何?

4.        你同意「地中海是過去的海,大西洋是現在的海,而太平洋是未來之海」的說法嗎?換言之,你認為二十一世紀將是「亞太世紀」的來臨嗎?

 

參考書目

 

蔡進丁 (1995) 全球經濟未來,台北 : 書華出版社。

陳建人 (1996)  90年代的亞太經濟,杭州 : 浙江人民出版社。

夏禹龍、周建明、田中青、王少普主編 (1996),亞太地區經濟合作與中國亞     太經濟戰略,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何清漣 (1998),現代化的陷阱當代中國的經濟社會問題,北京 : 今日中國出版社。 

胡鞍鋼、王紹光、康曉光 (1994),中國地區差距報告,台北 : 致良出版社。

Lester C. Thurow著,顧淑馨譯 (1992),世紀之爭,台北:天下文化出版。

李文志 (1996) 〈後冷戰時代亞太安全體系發展與台灣戰略的思考〉,編入蕭全政等著,劇變中的亞太與兩岸關係,台北:業強,頁29-90。

小池次洋著,金相春譯 (1996),世界之鑰 : 新亞太,台北:宏觀文化。

林武郎、陳泰明、郭艾艾 (1997),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的整合與產業發展,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高朗 (1998),「從整合理論分析兩岸間整合的條件和困境」,兩岸關係理論研討會論文,87年11月7日,台灣大學主辦。

Alison M. S. Watson著,汪仲譯 (1998),歐元世紀,台北:時報文化。

Christopher Lingle (1998) The Rise & Decline of the Asian Century. Hong Kong:Asia 2000 Limited, pp.105-141.

Rachel Yang (1997) Capitalizing CommunismThe Rise of Private Economy in China. CA:Evergreen Books.

Philippe Lasserre、Hellmut Schütte (1995) Strategies for Asia Pacific. London : Macmilla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