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珊瑚的簡介:

 

珊瑚是個相當原始的生物,屬腔腸動物門,其最小生存單位是珊瑚蟲;蟲成圓筒型,有觸手多枚,用以捕起海水中的小型浮游動物來當作食物,其中央有口與內腔食道相接,並以分裂或出芽的方式繁殖。而珊瑚群體中每一個珊瑚蟲的外形、構造、功能雖然大同小異,但牠們彼此連結的方式卻不相同,這也就是會形成那麼多種外觀、形狀珊瑚的原因。

 

珊瑚的生長速率十分緩慢,每年大約僅增長一公分左右,生長時牠會分泌碳酸鈣形成鈣質骨骼,再加上其他生物如:貝類、石灰藻、有孔蟲等也會分泌鈣質骨骼,膠結在一起後便逐漸形成大塊的珊瑚礁,越接近礁岩內層,其形成的時間越早。

 

二、珊瑚與珊瑚礁的分類:

 

珊瑚的種類非常的多,用不同的分類標準就有不同的分法,例如:

※可分為造礁珊瑚:有藻類共生並生活在陽光充足的較淺海域。

與非造礁珊瑚:無藻類共生並生活在較深的海底。就像珠寶珊瑚,大多生長在幾百以至幾千公尺水深的海域裡,其骨質細密,硬度和象牙接近,適合加工成為有高價值的飾品。

※也可依結構分成單體珊瑚:在地球上各種海水與不同的深處都有分佈(多產於熱帶深海)。牠們經常是駐居在早期生長的地方。

及群體型的珊瑚:適於各種地區和不同的海洋深度,而且沒有聚成礁石也能生存。

※還可依骨骼型態分為軟珊瑚:牠所分泌的是彼此不相連的小骨針,所以整體觸感是軟軟的。

而石珊瑚所分泌的骨骼是連續的,所以便形成一大塊像石頭硬硬的了。

 

珊瑚礁的分類有四:

*裙礁:緊臨海岸而生。

*堡礁:寬敞如屏,和海岸平行,延長如堤。

*環礁:環繞一個淺潟湖。

*礁平台:深度變化不大的海水環繞其四周。

 

 

 

三、珊瑚的生活模式

 

珊瑚礁區因高生產力及棲所的富於變化與環境條件的穩定性孕育著數量繁多的生物種類。長久以來,珊瑚與這些生物彼此間演化出各種複雜的互相關係如寄居、共生、掠食、競爭等。小從珊瑚組織內共生的單細胞藻類與寄生於珊瑚骨骼體內的鑽孔起,大致以珊瑚為食的掠食者止,均顯示此生態系的食物網是一個以珊瑚為主的錯綜網路。珊瑚在整著生態系統中扮演著多種角色;牠不僅是捕食浮游性生物的初級消費者,同時也是與共藻共同將無機鹽類轉變為有機質的生產者;而珊瑚在形成珊瑚礁岩後,更是構成此環境中許多生物賴以活動生長的基底(Substrate),而活體珊瑚本身又是許多掠食者的食物。因此,在一個珊瑚生長的環境裡,許多主要的生態機能運作,機豁都會經由珊瑚來完成,這種情形在其他生態系中並不多見,一般將此稱為珊瑚礁生態系。

 

(1)生產力:珊瑚體上由於多處形成縫隙、洞穴等隱蔽場所,加上珊瑚生長的骨骼間隙,提供了各類生物豐富而具變化的生態棲所。這些生物在礁區長久適應、繁衍後往往特化成為珊瑚礁區所特有的生物種。再加上由於許多咒行性與也行性生物不同的魚類、動物性浮游生物等常交互利用同一棲所,使得珊瑚區所能負荷的生物種類及數量大為提高。

(2)共棲生物:提供食物與棲所是珊瑚吸引生物的主要因素。許多生物如海綿、多毛蟲、二枚貝、星蟲為躲掠食者,往往棲息在珊瑚群聚的基部。甲殼中的蝦、蟹則利用珊瑚骨骼群體的分枝間隙作為逃避敵害的庇護所,並取食珊瑚所分泌的黏液。這些富含酯類及高能物質的黏液可能正是熱帶珊瑚區中,許多小魚能量需求的來源。

珊瑚礁區的藻類對於郊區其他生物的存在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礁區中的草食性動物如鸚鵡魚、雀雕、海膽等對礁區的影響有時更剩餘其他掠食性動物;因為當這些草食性生物不再出現時,礁區內藻類便會快數繁演,進而阻礙其他生物包括石灰藻及珊瑚在內的附著生長;當然,因藻類而吸引來的草食性生物有時也使得鄰近的珊瑚受到干擾。

(3)天敵:珊瑚的天敵種類繁多。這些天敵大都屬於掠食者,有的僅輕嚙珊瑚活體,有的在咬食後連帶撕毀其他部位組織,有時甚至造成骨骼體的斷裂,珊瑚再遭受吮傷之餘,同時有意為其他藻類或底棲附著生物所入侵,最後造成珊瑚的死亡。

珊瑚的勁敵--棘冠海星自60年代以來就一直為人所注目。棘冠海星掠食的方式就如牛羊在牧食草原一般,常使得多年生的珊瑚群聚在一夕間被搜括殆盡。

四、珊瑚的生殖

 

六放珊瑚(石珊瑚)的生殖可分為有性生殖及無性生殖兩大類。無性生殖又可分為出芽生殖、斷裂生殖、脫出生殖、浮浪幼蟲的無性生殖及再生多種方式。有性生殖則經由體內受精或體外受精以產生後代。八放珊瑚(軟珊瑚)的生殖亦分為有性與無性生殖兩種;無性生殖包括水管系匍伏莖及水螅體(珊瑚蟲)的出芽生殖或群體行斷裂生殖;有性生殖方式則有雌雄異體及體內、體外受精。

 

(一)無性生殖:珊瑚的出芽生殖常發生於六放珊瑚(石珊瑚)與八放珊瑚(軟珊瑚)的海雞頭目。軟珊瑚行出芽生殖時,各水螅體(珊瑚蟲)間並未如石珊瑚般完全獨立為小個體,反而共同位於一個內胚胎、表皮層及中膠層均相連接的群體內( Giese & Pearse, 1974)。出芽生殖如石珊瑚 Astrargia lajollaensis 則由水螅體圍口部外側的組織向外突出,逐漸形成小水螅體,在新個體形成後即與親體中斷聯絡,目前中斷機制尚未十分清楚( Fadlallah, 1982)

有些石珊瑚,特別是枝狀珊瑚,當受到生物侵蝕或物裡性傷害時,會產生斷裂生殖。Rorymond(1982)Highsmith(1980b)均發現枝狀珊瑚斷枝的再生能力比起一般珊瑚幼蟲適應棲息地要強,如 Poritees lutea Acorpora spp.即使掉落在鬆軟底質也能生存,但珊瑚幼蟲則否,這種能力也許就是造成這些珊瑚在珊瑚礁區形成優勢種的原因。

斷裂生殖的存活率與斷枝的大小有關,通常10公分以下的斷枝存活率較偏低。斷裂生殖也可在非外力影響下主動發生,如石珊瑚中 Favia spp. 可從中央口部開始縱裂形成兩個群體(Giese & Pearse, 1974)。八放的軟珊瑚以 Xenia macrospiculata 為例,群體間的水螅體和群體間共肉主組織逐漸變細、變長、最後斷裂成兩個群體。一般而言,大多數的珊瑚多經由浮浪幼蟲造成族群的分佈,但 Xenia macrospiculata 因為具有這種分裂能力,可以主動遷移至周圍新的底質造成廣泛的分佈,稱為次級群體化。(secondary colonization) (Benayahu & Loya, 1985)

水螅體的脫出生殖目前僅在枝狀的 Seriatopora hystrix 發現。形脫出生殖時,聯絡各個水螅間的共肉組織會開始分離,水螅體上的觸手收縮入體腔而變成浮浪幼蟲狀----形成一圓形開口,及2條位於反口面上能收縮的絲狀體。自骨骼脫出的水螅體運動力及浮力皆不佳,主要藉水流飄移至新環境重新固著後,伸出觸手而形成新個體。脫出生殖能使水螅體脫離不良環境而得以延續種族。研究及果顯示過低的潮水、鹽度、溶氧等均能引發此種生殖方式。

 

(二)有性生殖:研究單體性(solitory)珊瑚最小有性生殖年齡差異甚大,有些在二~三年時即有生殖能力有些卻需達六~七年(Fadalallah, 1983);群體性(colony)珊瑚的最小有性生殖年齡則幾乎完全不瞭解。

珊瑚沒有固定的生殖器官。生殖細胞及其他相關生殖的細胞是由兩個胚胎間的間隙細胞進入內胚層消化循環腔腸繫膜或隔絲上形成的;這類生殖性間隙細胞叫其他間隙細胞大游離性核糖體較多,粒腺體少,並無高基式體。

當配子成熟時,隔絲或隔板局部表皮細胞會破裂,配子變進入消化循環腔,由口釋出或經由生殖孔釋出行體外受精。有些種類當成熟的卵釋出後,便在消化循環腔內受精( Benayahu & Loya, 1984a ),或行體內受精後在移至一特別區域內繼續發育成浮浪幼蟲再釋出。珊瑚由營養個體誘發成生殖個體,主要受環境因子的影響;凡舉營養或食物的來源缺乏、水混濁度高、個體年齡大、群體密度大及溫度升高等因子皆可引發生殖作用。

珊瑚的生殖個體可分雌雄同體如 Balanophylla elegans( Fadlallah & Pearse1982a) Astrangia lajollaemsis( Fadlallah, 1982);雌雄異體如Goniastrea australensis(Kojis & quinn, 1981)即性轉變如Hydractinia echinata(Gieses & Pearse, 1974) 三種。

當水螅體開始排卵、排精時,整個水螅體伸長至極限,觸手變粗短、口緊閉,然後伸長的水螅體突然收縮,精卵由口中排出,約數分鐘後再排放一次,前後持續約六、七次。對於珊瑚可講成熟配子直接釋入水中行體外受精,一般人認為排放精卵的時機和光線強弱、溫度高低、月亮盈虧、潮汐等環境因子有關。

至於體內受精,由於胚胎在母體內發育,因此隔間板間之空腔需增大以容納胚胎發育,Fadlallah & Pearse (1982a)Moorsel & Van (1983)認為體內受精的生殖方式與珊瑚母體的骨骼構造有關,同時浮浪幼蟲孵化釋出的時機也與環境有關。如軟珊瑚 Xenia macrospiculata 的浮浪幼蟲會選擇在滿月與新月間釋出( Benayahu & Loya, 1984b );石珊瑚 Pocillopora damicornis 則會隨地域而不同在夏威夷(Hawaii)於滿月及殘月期釋出在布勞群島(Pulau)於新月時釋出(Stimson, 1978 )

珊瑚的浮浪幼蟲體表具纖毛能協助游泳,固不論為浮游性或爬行性均會有一段時間的浮游期以尋找適當的生存環境。絕大多數種類的浮浪幼蟲都經由附著、變態過程而形成新個體;少部分珊瑚如 Fungia spp. 終其一生均行自由生活,因此不需附著而直接變態產生新個體。著苗的基質會影響浮游幼蟲變態時機的早晚。一般而言,浮浪幼蟲喜好在具藻類或富含有機質的基底上著苗變態,對於著苗的環境如溫度、光線等環境條件,不同種類浮游幼蟲亦有不同的選擇。軟珊瑚Parerythropodium fulvum 的幼蟲喜好在粗糙的有機質或珊瑚藻(coralline algae)的底面附著,以避免掠食。當浮浪幼蟲沉至底部行著苗時,有兩種附著方式:一是暫時附著(temporary attachment);二是永久性附著(settlement attachment)這種附著常有變態伴隨產生。

 

 

 

五、珊瑚礁的重要性

 

1.珊瑚礁能維持漁業資源:對許多具有商業價值的魚類而言,珊瑚礁提供了食物來源及繁殖的場所。在馬來西亞,有百分之三十的漁獲來源都是從珊瑚礁叢中捕得的。例如:海參、龍蝦、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無脊椎動物等。保存了珊瑚礁,就同時確保了漁業發展、漁民的工作及食物的穩定供應。

2.珊瑚礁能吸引觀光客:愈來愈多的潛水觀光客在尋找全球各地原始珊瑚礁。因此,健康的珊瑚礁是具有強烈吸引力的。觀光事業目前正是一興盛且獲利良好的工業,珊瑚礁所構成的巨大吸引力更不應被破壞。只要能做好管理及監測的工作,必能提供觀光客所需求的服務。但發展觀光的同時,也要確保珊瑚礁的永續發展。

3.珊瑚礁維護了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的財富。在所有的海洋生態系中,珊瑚礁的生物多樣性是最豐富的,珊瑚礁的破壞無寧就是對世界生物多樣性的嚴重威脅。再從倫理上來考量,有許多實際的理由說明何以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在珊瑚礁中有許多資源可資製造藥品、化學物質及食物,當珊瑚礁被破壞了,許多物種也就在被發現其作用前消失了。沒有人知道我們破壞了什麼,但我們若不停止破壞,珊瑚礁惡化的情況將會持續,且許多尚未被發現的價值將會損失掉。

4.珊瑚礁保護了我們的海岸線:珊瑚礁對於保護脆弱的海岸線免於被海浪侵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健康的珊瑚礁就好像自然的防波堤一般,約有70-90%的海浪沖擊力量在遭遇珊瑚礁時會被吸收或減弱,而珊瑚礁本身會有自我修補的力量。死掉的珊瑚會被海浪分解成細沙,這些細沙豐富了海灘,也取代已被海潮沖走的沙粒。

5.珊瑚礁保護了我們的生命:現代醫藥才剛開始對珊瑚礁中可資製造新藥的可能進行研究。珊瑚礁中生物數量眾多意味著許多動植物本身可製造化學物質以抵抗其他競爭者及保護自身安全。這些化學物質對人類可能就是極大的資產。例如海綿動物就被用來製造一種新藥(Ara-C),用以治療皰疹及一些癌症。某些特定珊瑚的組織,類似人體的骨骼,自1982年起有些外科醫生已使用珊瑚礁來替代骨頭。

 

 

 

 

 

 

 

 

 

 

 

 

 

 

 

 

 

 

 

 

 

 

 

 

 

 

 

 

 

六、珊瑚礁的指標生物

棘冠海星:大者直徑可達80cm,身上佈滿棘刺,刺長約4-5cm。棘冠海星以珊瑚為食,曾經在澳洲大堡礁及日本琉球群島造成大規模珊瑚死亡。因此棘冠海星過多,代表珊瑚礁面臨威脅。在台灣,棘冠海星並不常見。

長硨磲蛤:長硨磲蛤的閉殼肌常做為海鮮食品中的干貝,過去台灣漁民在熱帶太平洋大量搜捕硨磲蛤,造成地區性硨磲蛤的消失,其影響遠至東南亞、澳洲,使台灣一度在國際上惡名遠播。 

 

魔鬼海膽:魔鬼海膽的硬棘常可達30cm,有毒。過多的魔鬼海膽被視為珊瑚礁不健康的訊號,代表珊瑚礁已被過漁。在台灣本島的珊瑚礁極為常見。

 

大法螺:大法螺的貝殼被蒐集貝類者大量採集,其殼也常被做成工藝品。大法螺以棘冠海星為食,有抑制棘冠海星的作用,其數量也是珊瑚礁健康的指標之一。 

 

 

蝶魚:泛指蝶魚科的魚類,由於蝶魚色彩鮮豔,姿態幽雅,常被捕捉作為觀賞魚類。

 

 

 

石斑:海產中名貴魚種,因經濟價值高而被人大量捕捉。若30cm以上的石斑數量稀少代表地區整體性地過漁以及過量毒魚。

 

 

 

海藻:以營養來說,珊瑚和海藻具有相似的需求:光線及空間;以生長速率來說,珊瑚長得十分緩慢,而海藻只要有充分的營養,倒是有本事「一暝大一寸」。因此,一旦海藻繁生,珊瑚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

七、台灣珊瑚礁的現況

台灣的海岸線總長約一千五百七十六公里,扣除掉周圍小島,單是台灣本島,海岸線就長達一千一百四十公里,除了西岸屬砂質地形不適合珊瑚蟲著床外,北部、東部及南部沿岸附近,幾乎都有珊瑚的分布,其他離島同樣也有珊瑚環繞的景況,其中墾丁國家公園內是台灣沿海珊瑚生態最豐富的地區。每年初夏的滿月時分,這一代的珊瑚礁群的珊瑚蟲就會集體釋放精、卵於海水中,霎那間,由海底朝月光看去,精卵結合的盛況,就有如滿天星斗一般的耀眼燦爛。但台灣有關珊瑚礁生態的研究頗為有限,除了在墾丁地區有較完整、廣泛的珊瑚礁研究外,其他地區的珊瑚礁多只有種類分佈等的研究資料,至於珊瑚覆蓋率等的量化研究數據則多半付諸闕如;比較偏遠的地區如蘭嶼,甚至連最基礎的研究數據仍是一片空白。因此,今年夏天,由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調查人員在東北角、花東海岸、蘭嶼、綠島、墾丁、澎湖、小琉球、進行潛水檢驗,結果卻發現台灣地區的珊瑚礁正面臨一場前所未見的浩劫,氣候因素與人為破壞使得珊瑚礁奄奄一息。學者預測,依此速度,台灣珊瑚可能在十年內全數滅絕。

 

    調查點一:東北角

東北角海域地形變化多端,有峽灣、海灣、岩岸和沙岸,底質則以砂岩和頁岩為主,硬底質的海底大多有珊瑚分佈。調查發現,活珊瑚僅佔底質的16%,藻類卻高達60%。珊瑚礁區的海底生物只有極少數的碟魚和魔鬼海膽。這裡的自然環境較差(冬天水溫可能低於18度,另有東北季風和颱風侵襲),過漁及高度的遊憩壓力,可能是這裡珊瑚和其他生物數量較少的原因。

 

    調查點二:東部海岸

東部海岸珊瑚礁呈點狀分佈,部份海岸陡直,無法由陸路調查。就今年調查的地點而言,有幾項特徵:一是海藻多,這是優氧化的現象;二是許多地點混濁狀況嚴重,這與台11線拓寬工程、水土流失有關,這兩項皆導因於人為活動;第三則是今年有大量珊瑚白化的現象,水深3m處,約有25%-45%的珊瑚受此影響。魚類則僅見小型魚類,也少見海膽、大型貝類,有遭過度捕撈的現象。

 

    調查點三:綠島

綠島珊瑚礁體檢於9月上旬分別在南寮、柴口和公館1m3m10m水深進行。西岸南寮漁港外,以軟珊瑚最具特色,10m深處可達60%3m深也超過了20%。與去年比較最明顯的差異是大量珊瑚白化的現象,在綠島西岸3m處約有80%珊瑚白化,而白化現象一直延伸到20m以下水深,約仍有10%的珊瑚受到波及,北岸則狀況較佳。標的魚種及生物方面,與台灣結果極為相似,大型魚類,如石斑、鸚哥魚均未見到,硨磲貝亦僅存少數個體,碟魚則仍常見。

 

    調查點四:蘭嶼

瑚礁體檢調查,3m深的活珊瑚覆蓋率為33%,而10m處為48%,將近89%的珊瑚呈現白化。除了碟魚和魔鬼海膽外,大部份的標的魚種和珊瑚礁無脊椎動物闕如。1m深處水溫為35度,而20m處為31度,全球氣候異常可能是導致蘭嶼珊瑚嚴重白化的主要因子。

 

    調查點五:墾丁

在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和地方潛水業者的參與下,共完成了核三出水口、眺石、佳洛水、香蕉灣、後壁湖、紅柴等地點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眺石、佳洛水和後壁湖的珊瑚覆蓋率都比1997年少,可見這些地點的珊瑚礁已遭受污染或人為破壞。此外,核三廠出水口附近有大規模白化的現象,水深5m以內的珊瑚礁幾乎全部白化,眺石等地5m以下也有堆積達數公分以上的泥沙,顯示這裡的沈積物污染嚴重。建議加強沿岸土地開發管理和水土保持、加強海域活動管理、污水處理、污染防治及降載核電廠熱排水。

 

    調查點六:小琉球

小琉球近岸破壞嚴重,但無漁港及遊客的地點則狀況較佳。以杉板路為例,15m深處的片狀珊瑚聚落完全無破壞;美人洞外多樣性高的蕈珊瑚更是其他地方所少見。就魚類而言,大型魚均未曾在調查期間見到,是珊瑚礁生態系的危險徵兆。今年9月間大量珊瑚發生白化現象是往年所無的。由於全台灣均有此現象,可能與地方性環境因素無關,而與黑潮帶來異常暖水有直接相關。

 

    調查點七:澎湖

澎湖群島的珊瑚礁多集中在淺海,以石珊瑚為主。調查人員分別在澎湖本島的崎頭、蒔里、蛇頭山和青彎進行調查。死珊瑚平均覆蓋率為45%,以蛇頭山1m深處最高,為67%。除了碟魚和魔鬼海膽外,大部份的標的魚種及無脊椎動物都闕如。澎湖珊瑚礁衰敗可能與過漁及急增的遊憩壓力有關。

 

 

 

八、珊瑚的危機與保育

 

珊瑚礁生態系雖然只占了全世界海洋總面積的3%,但是就如同紅樹林生態系一樣,珊瑚礁生態系提供了許多種海洋生物生存及撫育下一代的重要棲地,同時,珊瑚礁也提供了我們重要的漁業資源及遊憩休閒的場所。

  

然而,在全球人口急遽膨脹後所導致的過度漁業利用及不當的沿岸開發,使得全球10%的珊瑚礁已遭到衰敗的噩運,而且將近70%的珊瑚礁正面臨大尺度衰敗的威脅。為了喚起全世界正視珊瑚大尺度衰敗的事實及找出能夠永續使用珊瑚礁資源的共同策略,一項拯救珊瑚礁的熱潮正在興起。

 

第八屆國際珊瑚礁年會於623日至629日在巴拿馬的Babloa市召開,為瀕臨大尺度衰敗的全球珊瑚礁把脈,並在凝聚共識後向全世界提出加速拯救及保育珊瑚礁的呼籲,同時共謀全人類永續經營珊瑚礁海洋資源的策略。

 

珊瑚礁生態系之所以重要以及急需要馬上的受到全球性的監測與保育,最主要有以下幾項重要的特色與原因:

 

(1)珊瑚礁具有貧營養鹽、高基礎生產力及高生物歧異度:

       珊瑚礁生態系屬於貧營養鹽的生態系統,但其基礎生產力卻相當的高,可見其有機物質與營養鹽間循環再生的速度很快,也因此使得珊瑚礁生態系擁有非常高的生物歧異度,常被生物研究人員稱為〝海中的熱帶雨林〞。除了其珍貴的學術研究價值,珊瑚礁是提供沿岸漁業的重要資源,同時提供海岸休閒遊憩, 教育的多重功能。

(2)珊瑚礁分佈的範圍很窄:

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及石灰質藻類經由千萬年的生物累積作用所形成,而這種緩慢的造礁作用卻受到其本身生物特性的限制而使得大部分的珊瑚礁只能分佈在赤道及南北緯線附近。

(3)擁有珊瑚礁的國家多為開發中國家:

  由於大部分的珊瑚礁只分佈在赤道及南北緯線附近,這些擁有珊瑚礁的國家,除了澳洲、美國、日本等國之外,絕大部分的國家都是開發中國家,也就因此在這些國家積極的從事經濟發展的同時,珊瑚礁也面臨了大尺度衰敗的挑戰。

由於具有以上的特性,因此珊瑚礁生態系對於過度的利用與開發非常敏感。不當的過度漁業捕撈及海岸開發都是造成珊瑚礁衰敗的原因。

 

民國六十年台灣經濟開始起飛,政府為因應工商業發展後國內的電力需求,前後十年間陸續興建三座核能電廠。第三座核能電廠則座落於台灣南部珊瑚生長茂密的南灣。

 

由於核能電廠往往需要大量的冷卻水來冷卻主機,因此於民國七十二年運轉後,隔年即發生南灣珊瑚白化事件。此後每年珊瑚不斷的遭受威脅,其中又以在七十六年時發生的規模最大,導致核電廠出水口西側淺灣區的三公尺以內的珊瑚全部白化死亡,三至五公尺也有五成的珊瑚白化,三至四成死亡。

 

經歷此一浩劫後, 相關單位做了一些改善措施,所以近幾年來雖然每年珊瑚都有白化,不過範圍多局限於出水口西側淺灣水深三米內的珊瑚。因此核電廠溫排水造成珊瑚白化的因素已得到控制,而較令人擔憂卻是每年造訪墾丁南灣地區的觀光客,一部份的觀光客趁潛水時偷偷地把具有寶石價值的珊瑚帶走,更有人特地去看珊瑚產卵影響到珊瑚的生殖。

 

除此之外,墾丁還有另外三個人為因素,造成珊瑚的死亡 :

(1)太多的遊客入侵 : 整個墾丁地區至今仍無具規模的污水處理設施,家庭、旅館餐飲業的污水多直接排放入南灣海域。如此長久下來,將會造成當地海域的優養化,使藻類大量繁生,也使得珊瑚族群死亡並減少。遊客及潛水者的不當行為,也往往造成珊瑚最直接的傷害。

(2)不正當的漁業 : 毒魚、炸魚等時有所聞。而觀光客購買珊瑚骨骼等製品,已成為盜採珊瑚的誘因。較嚴重的是海膽等食藻性的生物遭到過度的獵捕,這將使得藻類生長失控,加速了珊瑚的衰敗。

(3)水土保持沒做好 : 每當大雨過後,墾丁南灣地區的海域往往是一片濁黃。這些泥沙沈積後將會掩埋珊瑚,造成珊瑚死亡。

 

民國八十六年初,國內從事珊瑚礁研究及保育的專家學者以及潛水愛好者,有鑑於珊瑚礁保育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於是成立了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政府和民間對這項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重視,希望利用珊瑚礁的研究來了解此一生態系,也許可以復育珊瑚。

 

 

 

 

九、結論:

  珊瑚對一般人的印象而言,僅是大自然中美麗的景觀或是提供奪目寶石的材料而已。但我們由完成這份珊瑚生態的報告裡,獲得了許多關於珊瑚的知識;例如珊瑚的組成、生長過程、生成環境及台灣珊瑚的環境及困境,進而發現世界上早有人開始注意這個由珊瑚礁組成的複雜且敏感的生態系,這個生態系在地球上存活了數十億年,目前卻遭逢了重大的衝擊,尤其在台灣,我們常忽略了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寶藏,但是很不幸的,人類的活動與環境息息相關,珊瑚也不例外。包括由濫墾、濫伐、水土保持不良導致水質混濁;遊客的不知珍惜愛護或任意採集;廚餘及污水則滋長了藻類繁衍;人們的過度捕撈也會造成珊瑚礁生態的失衡,以上種種,使我們憂心不已,雖然台灣在民國86年成立了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但真正的行動需靠所有人們來進行,配合政府法規的內容,盡自己一己之力,相信台灣也能恢復原有的美麗,成為真正的福爾摩莎!

 

 

 

十、參考資料

1. 網路: (http://www.wow.org.tw/species/coral/coral-i.htm),其參考資料如下:

    人猿基金會:生態台灣

    WWF Malaysia: Coral Reefs leaflet

  英國海洋保育協會

    大地雜誌,第129期:1998台灣珊瑚礁總體檢

2.網路: (http://www.tcrs.org.tw/)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

3.「珊瑚學」,方力行,教育部大學聯合出版委員會

4.內政部87年度研究報告「墾丁國家公園海域珊瑚群聚變遷之研究」

5.「珊瑚之美」方力行,漢光出版社

 

 

組員:     486020893邱昭儒      487501867王邵君

487452566李筱晴      487452681陳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