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勒茲和瓜達里論精神分裂分析 蔡 振 興
德勒茲(Gilles Deleuze)生於一九二五年,現年六十九歲.他
一直在巴黎第八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 VIII, Vincennes-St.
Denis)教書,於一九八七年退休。退休後四年,又與瓜達里(Felix
Guattari)合著《何謂哲學﹖》(Qu'est ce que la philosophie?
1991)。瓜達里原屬拉崗學派,一九三O 生,後退出該學派, 並且在La
Borde開業。他們同屬法國一九六八年學潮的知識分子,熱衷馬克斯主
義和心理分析,但後來均對二者失望而離開。兩人合著有《反伊迪帕斯》
(Anti-Oedipus, 1972; 1983),《千山台》(A Thousand
Plateaus, 1980; 1987)、《卡夫卡:邁向少數文學》(Kafka:
Toward a Minor Literature)及《何謂哲學》(1991)。除了與瓜
達里合著的四本書外,德勒茲又撰寫:(一)《經驗主義與主體性》(
1953; 1991);(二)《尼采與哲學》(1962; 1983),(三)《康德的
批判哲學》(1963; 1984),(四)《普魯斯特與符號》(1964; 1972
),(五)《被虐待狂》(1967; 1989),(六)《差異與重複》(1968
),(七)《柏格森主義》(1968; 1988),(八)《意義的邏輯》(
1969; 1990),(九)《史賓諾沙:實用的哲學》(1970; 1988),(
十)《對話錄》(1977; 1987),(十一)《重疊》(1979),(十二)
《培根:情感的邏輯》(1981);(十三)《電影Ⅰ》(1983; 1986)
;(十四)《電影Ⅱ》(1985; 1989),(十五)《傅柯》(1986; 1986
);(十六)《褶:萊布尼茲與巴洛克》(1988);(十七)《Pourparlers:
1972- 1990》(1990)。一般來說, 兩人所合著的書顛覆性強, 政治色
彩較濃厚.
就德勒茲和瓜達里而言,心理分析家主要扮演的角色有三:第一
,心理分析家就是警察(Psychoanalyot-as-cop)。 警察專門抓壞
良心的人。當病人潛意識中的利比多(libido)蠢蠢欲動時,心理學
家就像警察一樣,要把人們心中的慾望消解。第二,心理分析家就像
牧師,牧師專門讓教徒告解的。當教徒良心不安時,可向牧師告解,
祈求內心的寧靜。同樣的,病人可向心理學家請教以疏解病人心中疑
慮。就像美國小說家沙林傑的小說《麥田捕手》中的男主角霍登•考
菲德一樣。所以說,心理分析家就是牧師。第三,心理分析家就是技
術心理學家。當病人有問題向心理學家請教時,由於職業的緣故,醫
師馬上把病人的病因歸納為家庭的三角關係來處理。
當我們把上述三個角色加以分析時,我們不難發現,心理分析家
只要在一個小小的心理實驗室就可以解決病人所有的問題。值是,德
勒茲與瓜達里在《反伊迪帕斯》一書中,企圖對佛洛伊德、拉崗重新
批判,指出他們兩者皆犯上同一個錯誤,把伊迪帕斯情結當成先驗來看
,即以伊迪帕斯當作心理分析的一種普遍性、共同遵守的法則。
佛洛伊德從希臘神話中發現了伊迪帕斯情節,拉崗則以結構主義的
角度重新詮釋伊迪帕斯情結,宣稱「回歸佛洛伊德」。在這一段時
間中,心理分析所依據的,莫不以佛洛伊德的學說為圭臬。結果,伊
迪帕斯情結就成了心理分析家不變的法則。在《反伊迪帕斯》中,德
茲與瓜達里把伊迪帕斯的三角關係中的父親比喻成上帝,並視此三角關
係為遣潛意識主要來源。德勒茲和瓜達里說,上帝已死的消息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一段時間中有無開花結果。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上帝死了
很久之後才到達潛意識,而是上帝之死根本與潛意識無關。換句話說,
上帝和父親/神父並沒有存在過,存在的只是信仰的問題。德勒茲與瓜
達里將此種「信仰」稱之為無器官的身體(Body without Organ)。
(註一) 舉凡任何宗教、道德、意識型態、資本等皆是,因為這些無器官
身體不從事生產,但是它們可控制人的行為。當潛意識被轉化成為一種
信仰時,就是心理分析家注入病人這種信仰毒藥的時候。因此,德勒茲
與瓜達里說,心理分析除非把信仰放到括號中,否則它絕對無法變成一
門嚴格的學科。他們強調的是,這種心理分析會把有效的心理治療窒息,
因為這些心理分析家咸把精神分析視為形上學看待,忽略了精神分析真
正的意義。所以,德勒茲瓜達里更進一步的說:「心理分析就像俄國革
命一樣,我們不知道它什麼時候開始惡化。假若我們追溯其來源時,那
就是我們發現伊迪帕斯的時候。」從此以後,心理分析家就變成伊迪帕
斯的帶原者,慾望中反生產最偉大的代理商。
本文的主要內容為:一、佛洛伊德、拉崗與依迪帕斯,二、對佛洛
伊德的批判,三、對伊迪帕斯的三點批判,四、結論。
一、佛洛伊德、拉崗 與伊迪帕斯
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延用了希臘神話中伊迪帕斯王的故事為背景
,指出人類潛意識中的戀母情結。從此以後,伊迪帕斯就在心理分析
的天地扮演首要的角色。根據佛洛伊德,小孩子與父母親之關係及在
其生殖器官發展初期建立的。之後,小孩子慾求母親並與父爭寵。當
小孩小漸長時,他發現他己受到父親去勢(castration)的威脅。最
後,小孩子必須認同於父親。佛洛伊德把這種壓抑自己的慾望去認同
於父親這種情結稱之為伊迪帕斯情結。
由於拉崗受到法國結構主義、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及結構語言學
的影響(運用語言學中的隱喻和轉喻來分析夢),於是拉崗就提出認
同的辦證法,指出慾望乃是一種缺乏,同時把小孩子從出生到18個月
期間稱為前期伊迪迪帕斯(Pre-Oedipal)。6個月以前則稱前鏡像
時期(Pre-mirror)。6個月至18個月稱為鏡像時期(Mirror Stage)
。18個月以後,小孩子則走向伊迪帕斯階段。
在鏡像時期時,小孩子視鏡中之自我為現實世界的影子而已。它
也不認識鏡中的自己為自己。接著,在第二時期中,小孩子已能發現
鏡中的影像不是外界事物,同時,小孩子已能把影像與他人區分出來
。在第三時期,小孩子已能確定鏡中的影像不是現實世界中之事物,
而是自己的影像。因此,在鏡像時期中,兒童通過自己在鏡中的影像
,再認識自己。此時期兒童主要服膺於想像(Imaginary)法則。
鏡像時期之後,兒童乃走向所謂的伊迪帕斯階段。
伊迪帕斯同樣也可分為三時期。在第一時期中,兒童與母親關係
密切。兒童把自己當作母親慾求的對象。在第二時期中,兒童的生殖
器官逐漸發育,但是,在兒童的眼中,父親的形象就成了禁止者,剝
奪者。這種嫉妒種下了兒子─父親衝突的種子,就像希臘神話中的天
父宙斯(Zeus)與其父親(Cronus), 或是, Cronus 與其父親 Uranus
的關係一樣。在此時期,由於父親的出現迫使兒童必須放棄自己成為
母親慾求的對象。對兒童而言,父親的出現表示陽具(Phallus)逐漸
轉移到父親,同時也造成兒童去勢的威脅。此時,父親、母親、兒子的
關係是:母親─兒子─陽具。
在伊迪帕斯的第三時期中,情結則逐漸哀退(the dissolution of
Oedipus Complex,父親在兒子的眼中確立。對兒子而言,父親不但具
有陽具,而且也只有他才具有陽具。這表示說,兒童不僅接受父之名
(the name of the father)的象徵意義,且讓這個象徵性充滿了普
遍的意義。所以在第三時期中,兒子不再通過鏡子和母親,而是透過
父之名的象徵意義來建立自己的人格。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不難歸納出父之名、匱乏陽具、去勢、慾
望的否定性、想像和象徵等概念乃是佛洛伊德、拉崗學說的主要術語
。這些概念乃在家庭主義的護身符下廣為心理分析家使用,因此,德
勒茲與瓜達里對心理分析提出下列批判。
二、對佛洛伊德三個文本的批判
德勒茲與瓜達里從佛洛伊德的三個文本提出三點批判並指出佛洛
伊德心理分析的自相矛盾。
在「同性戀利比多的突發」中,佛洛伊德認為同性戀利比多的突
發乃屬於上帝的狂喜(delirium)。佛洛伊德從二方面加以解釋。就
性慾而言,同性戀利比多的突發代表著性的結合。就神話而言,這種
突發性乃是神話與宗教的啟迪力所賜。然而,德勒茲與瓜達里說,佛
洛伊德已經把宗教解構了,因為父親、母親、兒子的關係已取代了天
父、教會 (the church)、天子的關係。此外, 這個病例也說明了佛洛
伊德對精神分析的治療也沒有把握。
在「小孩子被打」的病例中,有一個小孩子幻想被揍。德勒茲與
瓜達里指出佛洛伊德把幻想的成員從團體化約為個人。佛洛依德的解
釋是:有一個人被打,(這個人代表病人自己),打他的人就是父
親。可是,這個父親在此並沒有出現。德勒茲與瓜達里說,在伊迪帕
斯的國度中,心理分析就是要建立父親的不在場(the absence of
the father),或是缺乏(lack)。對佛洛伊德而言,這樣的預設才
能符合其理論:對女孩子而言,這種缺乏乃代表著對陽具的羡慕。這
男孩子而言,這種缺乏代表著焦慮,害怕失去陽具,造成被去勢
(Castration)的威脅。
然而德勒茲與瓜達里提出另一種解釋。他們認為「小孩子被打」
乃代表團體的幻想(group fantasy),這說明了人的慾望遭受到壓
抑。德勒茲與瓜達里用蒙太奇的方法來詮釋這個例子。在舞台上有一
道佈幕把一群男人和女人隔開。作為窺視機器(Seeing-machine)的女
孩子幻想男生被打,產生一種與媽媽有關的受虐待幻想,從而獲得快
感。小男孩則想像變成小女孩能用眼睛看見。除非小女生變成小男孩
,否則小女生絕對無法經驗到被處罰的快樂。這說明了伊迪帕斯並不
構成三角關係。「小孩子被打」乃是各個與社會範疇有關的團體幻想被
插到社會(Socius)上。
在第三個病例「有窮盡和無窮盡的分析」中,德勒茲與瓜達里說
,佛洛伊德已知道心理分析出現了毛病,他也知道他自己無法活著看
到事情的真相。原因有三:
第一,伊迪帕斯出現了許多小洞,即所謂的缺點。
第二,心理分析出現了衝突的傾向。利比多不產生對應的同性戀
或異性戀。
第三,未討論經濟/有效的重要性。雖然佛洛伊德知道心理分析有毛病
,他還是相信其治療的過程。事實上,我們可以說,利比多之流就是
反抗治療的過程,它不是反抗自我(ego)因為它是慾望機器的吶喊。
就心理分析而言,治療乃是以象徵性表現之方式來進行。在精神
病和精神官能症中,病人潛意感所呈現的內容就是象徵性的能指
(Signifier),潛藏的內容則代表所指(Signified)。只有經過隱
喻(metaphor)和換喻(metonymy)的象徵性替代過程,心理分析才
能揭發潛意識的真正內容,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
三、對伊迪帕斯的三點批判
A.生產的連接綜合
佛洛伊德的學說有三大原則:快樂原則、現實原則、和道德原則
。每個人都潛藏著有快樂原則,而現實原則乃是相對於快樂原則。由
於人經由學習和經驗之後,他了解自己不能為所慾為,所以,他必須
服從社會的道德和法律,即所謂的道德原則。這三種原則符合了佛洛
伊德潛意識構成的三要素: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快樂原則屬於本我,現實原則屬於自我,超我乃屬於道德原則。由
於佛洛伊德把潛意識僅限於家庭,所有的慾望均被社會上的規範、道
德矯枉過正以致於慾望喪失了自主性。因此,德勒茲與瓜達里在《反
伊迪帕斯》中所提倡的, 就是要讓慾擁有自主性,不被不當的傳統、
道德與社會規範的約束,把人的潛意識精神分裂化(schizophrenize),
使其成為社會、歷史、經濟、政治、文化的場所而不單只是視家庭為
潛意識的來源。所以,德勒茲與瓜達里提出生產的連結綜合(the
connective synthesis of production)。
我們說過精神分析乃是依照伊迪帕斯來運作,將「我」的概念只
固定在父親─母親─兒子(我)的三角關係來了解。我不能潛越此結
構,走出伊迪帕斯。如此,主體被限制,我被特定化,人在這三角關
係中被賦予普遍性的價值。人沒有慾望,因為他的部份性被否定,人
只能在家庭的三角關係運作。我們可以說,人從此就不再具有人的特
性(singularity),人只在扮演某種角色而已:父親只是扮演父親
的角色,母親只是扮演母親的角色,兒子只是扮演兒子的角色。簡單
說,人就是活在再現(representation)的世界裡,藉著象徵來表達
自己而已。
鑑於伊迪帕斯的影響,德勒茲與瓜達里提出了第一項批判:以部
份和非限定(partial & non-restrictive)來對抗普遍的、特定的
(glooal & specific)的伊迪帕斯。
依據伊迪帕斯的綜合,它有二個「特性」;普遍的、特定的。就
佛洛伊德或拉崗而言,慾望本身來自確定的主體,慾望同時也具普遍
性。它是完全物質(complete object)。人的角色被固定(determinated)
,同時,人的特性已被裝滿,無法再改變,也無另外的時間與空間可以
運作。在現實上,吾人以為「滿」就是好,人從此以後就社會既定的
價值、道德及規範塑造成同一類型的人類,就像罐頭一樣,完全符合
我們對人的要求一樣。
另外,在「性」的方面,每個人的性別只能有一種,不是「這個
」就是「那個」,不是「男人」就是「女人」。伊迪帕斯就是要以這
種「不是…就是…」(either...or)的二分法則來建立其王國。
在伊迪帕斯的條件下,登記的綜合也一樣被「確定」、「差別化
」。家庭登記延長了婚姻制度,所有的伊迪帕斯的努力就是要了延長
家庭三角關係的結構。家庭變成一個空架子,一個沒有實質的「先驗
」結構。這個結構或空架子就像「神」或是「象徵性的父親」一樣,
不斷使出混身解術來保護其元素,更精確的說,就是伊迪帕斯想要保
護其結構,唯恐被人推翻。
德勒茲和瓜達里說,每個人都是雙性。由於他被分割為好幾塊而
變得無法溝通。因此,他認為人的基本連接至少需要二男和二女。依
據楊格(C.G. Jung),男人有男性潛傾(animus)和女性潛傾(animus)
,女人亦然。如此的組合,人欲望組合的可以是有四種可能性。然而
在文化上,「我」被固定,踰越三角關係時,人就會產生罪惡感。伊
迪帕斯將人的「性」做了一個籠統的區分,利用「不是…就是」
(either/or)這種二分法的模型,造成人的壓抑。值是,德勒茲與瓜
達里提出「不是…就是…或是」(either...or...or)的模型來代替
「不是…就是…」的二分法,如此一來,人就不必被限制在二難的對立
範疇中掙扎。相反的,人擁有更多的可能性,人的罪惡感就會消失。
B.登記的分離綜合
當伊迪帕斯掉入慾望登記的分離綜合時,他就會把他自己一廂情
願的想法迫使他人認同於自己的三角模型:當父親─母親─或兒子。
這種「不是…就是」的模型亦可用以區分並禁止亂倫的關係。父親應
演父親的角色,母親應演母親的角色,兒子應演兒子的角色,不可越
界。但是,德勒茲與瓜達里說,伊迪帕斯最大的不幸乃是他不知從何
處開始,也不知道他是誰﹖在伊迪帕斯的結構中,每個人之所以不曉
得他是誰乃在於人自己已經無法肯定他自己,肯定自己的差異和肯定
自己的存有。每個人只是在扮演社會所訂定的角色而已。所以說,伊
迪帕斯是一個表現(representation)的社會,家庭只是表現的代理
人(agent)而已,人在家庭中各演各的角度。這種演戲規則就是要
符合伊迪帕斯的結構,換句話說,只有在伊迪帕斯的社會中,家庭的
結構才確定人的系統和同一性(identity)。
由於伊迪帕斯會把相對的東西加以同一化,因此,伊迪帕斯運用
排他性、限制性的(exclusive & restrictive)原則來完成其分離的
綜合。上述「不是…就是」的模型就是伊迪帕斯典型的排他性的、限
制性的、及否定的力量。
伊迪帕斯的世界是一個價值的世界。它會運用既定的、先驗的價
值把人的意義和角色固定(fix)起來。心理分析就是運用伊迪帕斯
來判斷所謂的精神病或精神含能症。首先,伊迪帕斯把病人帶到其預
設的三角結構來檢視病人。不是認為病人符合並屬於伊迪帕斯的三角
結構中的一員就是認為他是精神官能症,完全否定其他因素存在的可
能性。
精神分裂分析不把相對的東西同一化,因為「不是…就是」的模
型會引起成對成雙的價值判斷。由於伊迪帕斯會運用預設的價值來判
斷事物,並將其結果二分化。就德勒茲與瓜達里而言,分離的綜合本
身就是肯定分離,也肯定分離的因素。精神分裂分析不會將分離的因
素同一化。他肯定元素間的距離和多義性。他是沒有目的論(teleology)
,他不會因為要達到同一化而運用排他的、否定的力量來掃除異已。
同理可證,人的「性」也不應只區分為男人或女人。人可有雙性、或
兩者之間、或無性別(tran-sexual)。
伊迪帕斯另外一個缺點就是「認同」問題。在伊迪帕斯的三角關
係中,父親代表權感、法律,兒子永遠無法超越父親的可能性。簡言
之,人的慾望必須被轉移到家庭的三角關係,遵守三角關係的規則,
不可越界。這就是為什麼德勒茲和瓜達里要說:
伊迪帕斯就像神,父親就像神,只有我們把(伊迪帕斯
的)問題和解答揚棄,我們才能解決問題。(81頁)
把伊迪帕斯視為基督教三位一體的結構一點也不足為奇,然而,伊迪
C.消費─完滿的連結綜合
人(慾望機器)和大地(無器官身體)是成雙成對,人在無器官
身體上進行生產、登記和消費,因此,慾望與無器官身體的與無器官
身體的關係不是靠象徵、表現。相反的,他們之存在著一種強度關係
(relations of intensities)。主體經由這種關係在無器官身體
上通過,從事一種生成(becomings)、高峰和下坡、移民和取代
(emigration and displacement)的過程。簡言之,這種強度的關
係就是表現主體生命過程的路線,也就是指精神分裂者在無器官身體
上所經過的一種強度,內外煥發。這不是幻覺的經驗,不是瘋狂的思
想,這是一種感覺(feeling),一種表現了一連串的情感和感覺之
完滿和強變數量上之消費(a series of emotions and feelings as
a consumm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intensive quations)。德
勒茲與瓜達里認為生產的三個過程就是生產→生產的生產(登記的生
產)→消費的生產。「一連串感覺和情感之充滿和強度數量上的消費
」可用慾望生產的三過程來了解,因為有生產就須有消費。
德勒茲和瓜達里為什麼要提出「強度關係」﹖因為他們發現慾望
機器表達強度的變化(intensive becomings)、流程(passage)、
移出(emigration)。這些活動乃是在時間的流動中進行的。然而,
在伊迪帕斯的世界中,慾望已遭壓抑,所以德勒茲和瓜達里時別強調
個人的感覺。慾望機器不應受壓抑,他有權力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就
是查拉圖是特拉(Zarathustra),他可以在新的強度秩序裡不受空
間與形式的干援,他直接表達自己的感覺:
(我覺得)我就是上帝,我就是女人…我是我的父親也
是我的兒子。(頁85)
歷史上每個「我」的名字都是我,我不強求去認同他人。然而,這個
新秩序的性質為何﹖首要之事乃在於無器官身體上的種族、文化、和
創造的神。這些創造的神不是宦官,他們就像精神分裂者一樣參與創
造的過程。無器官身體上所代表的種族或文化的區域並不重要,重要
的事是這些種族和文化如何在無器官身體上刻劃其區域─即強度區
(Zone of intensity)、潛能區(field of potential),慾望機
器的特殊相貌和性皆在此區域內產生。
伊迪帕斯的運作剛好與上述分析相反。伊迪帕斯在社會生產再生
產、反生產代理人和家庭自然生產代理人之間建立二個單聲音的集合
。
就伊迪帕斯的結構而言,它原先像是有四個角的桌布(其方式為
4+(n)),卻被化約為3(+1 →「一」指陽具)。當我們仔細
推究,我們不難發現這三角關係其實只等於父親─母親的關,(因為
小孩子根本不能與父母親有平等地位)。所以,這種三角關其實指父─
母二個單音關係而已。
當伊迪帕斯的聲音擴大到社會時,伊迪帕斯就是目的地之團聚,
且被設計用來符合社會組織之需求。這種「目的地之團聚」就是家
庭三角關係的延伸,因為每個人在家庭中皆需要有一種角色來扮演。
這時候,慾望生產乃處在社會生產的邊緣。但是它會被資本主義的社
會結構阻礙,即無器官身體在反隸屬化社會的邊緣有被取代的危險。
簡單說,伊迪帕斯會取代並內化這個邊緣,因為伊迪帕斯是歐洲人最
馴服的土地。
在最馴服的土地中,伊迪帕斯會在連結的潛意識中運用隔離
(segregation)來糾集群眾。隔離可為當道的階級服務,形成階級/
種族的概念。希特勒就是利用日耳曼大家族的家庭觀念煽動群眾。「我就
是你們中的一員」─伊迪帕斯就是依賴這種國家主義的、宗教的、種
族的情感造、歷史悲劇。所以一個精神分裂者會說,我不是你們中的
一員,我是流浪者、反對被隸屬化的一群。這就是德勒茲與瓜造里為
什麼說要以遊牧民族和在真實中多重聲音及多樣性的連結來對抗隔離
的,兩個聲音的伊迪帕斯運作。
四、結論
綜合上述所言,伊迪帕斯的錯誤在於對慾望的壓抑。慾望是真實
的生產,它不是缺乏,它是獨立於語言學的,它不是形式的統一,而
是開放的空間。慾望沒有固定的人格,慾望也是非人稱的,任何人皆
會有慾望。它不是消極的、被動的,相反的,慾望是一種肯定的力量
,它就是利比多。
慾望的力量不是指「能指」(signifier),因為「能指」的世
界就是一個表現(representation)的世界,在表現的世界不談論流
(flow),只有所謂的「想像秩序」或「象徵秩序」」。相反的,慾望
是一種流,一種流動的過程,因此,精神分裂分析不言「表現」、「
意義」的分析,它是「過程」分析, 強調逃逸路線 (line of flight)
的分析。
伊迪帕斯將人的慾望壓抑並轉移到家庭三角關係。就伊迪帕斯而
言,轉移就是來自壓抑的需要並培養順從聽話的主體,也就是為了要
保衛伊迪帕斯的社會安定而設立的。
在伊迪帕斯的社會中,它創造家庭並使家庭成為轉移的目標。結
果,它將人的「性」及「慾望」卡死在家庭結構裡,從此,家庭扮演
「代理人」的角色,確立了大眾精神的再生產,也確立了團體人的心
靈狀態。同時,家庭也保護資本主義下的經濟制度。總之,伊迪帕斯
的錯誤來自下列幾點:
一、伊迪帕斯引進了「團體」的媒介,把不同的東西歸納並組成
一個不可分的團體。此外,伊迪帕斯監合團體的力量,一代接一代,
把人的慾望阻礙、抹殺。
二、伊迪帕斯就是價值、信仰的意識上之運作。它是人工化、它
不是潛意識的運作。它運用一廂情願的道德信仰,人的慾望轉移。只
要有道德,就不會有慾望的問題產生。其實,人一開始就是慾望機器
,精神分裂分析把慾望視為先驗,所以精神分裂分析乃是先驗的分析
,也是唯物論的分析。精神分裂分析就是要探討一個先驗的潛的意識
,因此,它是物質的,不是形上學的,它是生產的不是表現的。
三、伊迪帕斯脫離實在的問題,未能將慾望帶到社會投資上。
四、伊迪帕斯將潛意識帶到家庭上並將之同一化。其實一切均證
明潛意識具有複雜性、多樣性。它具有社會生產的各種形式,它與慾
望生產有關。
五、伊迪帕斯帶來了「確定」的用途。伊迪帕斯的功能就是要「
固定」,因為它很難想像不同種類的功能。若要伊迪帕斯脫離習以為
常的三角關係只會帶來痛苦而已。所以伊迪帕斯要進行普遍性的、特
定的、排除的、限制的、隔離的、二個聲音的功能以確保其結構的編
延。因此,德勒茲和瓜達里認為解決伊迪帕斯的困境乃是精神分裂分
析。
精神分裂分析就是要把所謂的「表現」的舞台推翻,建立慾望生
產的秩序。所以,精神分裂分析乃是一種「過程」,它不但是一道解
碼的過程,也是一種反隸屬化(cleteritorialiation)的過程。它
是:
一、以「部份」「非特定」的連接綜合事對抗伊迪帕斯的那種「
普通性」「特別」的運作。伊迪帕斯是一個源於外推的謬誤。事實上
,伊迪帕斯錯將所有的問題化約至兒童時期之創傷經驗。德勒茲與瓜
達里則認為從父親開始,因為社會投資先於家庭投資,家庭只是反映
社會功能的角色而已。
二、以「包括」、「非限定」的分離的綜合來對抗伊迪帕斯的那
種「排外」、「限制」的運作。伊迪帕斯在「排他性」的象徵性區別
和無區別的想像秩序作選擇。所以,伊迪帕斯受到「雙重束縛」
(double bind)的拘束。無論如何,「雙重束縛」絕不是精神分裂
的過程,相反的,「雙重束縛」是把過程的運動抓住,圍繞一個中空
打轉。所以德勒茲與瓜達里說,精神分裂的目的就是要將潛意識解除
伊迪帕斯化(deoedipalize),傅能觸及生命世界中「真實」的問題
。
三、以「遊牧的」、「多聲音的」連結綜合來對抗「隔離的」、
「三個聲音的」伊迪帕斯運作。
精神分裂分析(schizoanalysis)乃是在先驗的物質的定義者下
分析的。德勒茲和瓜達里認為我們可用精神分裂分析來批判伊迪帕斯
的缺點,同時也引導伊迪帕斯做自我批判。簡言之,精神分裂分析就
是要發掘先驗的潛意識而不是形上學的,因為這個潛意識是物質的,
不是意識型態的。他是精神分裂的而不是偏執的;他是機器的
(machinic)而不是結構的;他是生產的而不是表現的,這就是治療
的工作。
註一、所謂無器官身體(Body Without Organ)的意義相當廣泛,可泛
指任何「意識型態」。它也可以指「資本」,亦可指人或物。在《千
山台》一書中第六章標題為<如何成為無器官身體>乃在呼籲我們去
創造屬於自己的無器官身體。因此,這個字有正面及負面涵義。
參考書目
Bogue, Ronald. Deleuze and Guattari. London: Routledge, 1989.
Massumi, Brian. A User's Guide to Capitalism and Schizoanaphrenia.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2.
Deleuze, Gilles. Empiricism and Subjectivity. Trans. Constantin
V. Boundas. New York: Columbia, 1991.
-----. Nietzsche and Philosophy. Trans. Hugh Tomlinson. New York:
Columbia UP, 1983.
_____. Kant's Critical Philosophy. Trans. Hugh Tolinson and Barbara
Habberjam.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84.
_____. Proust and Signs. Trans. Richard Howard. New York: Braziller,
1972.
_____. Masochism. Trans. Jean McNeil. New York: Zone Books, 1989.
_____.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Paris: PUF, 1968.
_____. Bergsonism. Trans. Hugh Tomlinson and Barbara Habberjam.
New York: Zone Books, 1988.
_____. The Logic of Sense. Trans. Mark Lester and Charles Stivale.
Ed. Constantin V. Boundas. New York: Columbia UP, 1990.
_____. Spinoza: Practical Philosphy. Trans. Robert Hurley. San
Francisco: City Lights, 1988.
_____. Francis Bacon: Logique de la sensation. 2 Vols. Paris:
Editions de la Diffenence, 1981.
_____. Cinema I: The Movement-Image. Trans. Hugh Tomlinson and
Robert Galeta.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86.
_____. Cinema II: The Movement-Image. Trans. Hugh Tomlinson and
Robert Galeta.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89.
_____. Foucault. Trans. Sean Hand.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1986.
_____. Le Pli: Leibniz et Baroque. Paris: Minuit, 1988.